(吉隆坡22日訊)國會下議院副議長倪可敏表示,他一路來都秉承著爭取國家的民主、公正與平等,他沒有反任何的種族和宗教。
「我始終相信不管你是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或其它種族,大家都是馬來西亞人。」
針對在大選競選期間有人指責他在群眾演講時表現過火,被指有反馬來人意味,倪可敏接受星洲日報專訪,做出否認。
「我甚至在上任副議長第一天就告訴通訊及多媒體部長哥賓星,應配合國慶日推動『我們是大馬人』(we aremalaysian)的運動,讓大馬人以國家和全民的角度看待問題,不再以種族宗教膚色區分。」
論點有爭論平常事
「這對建國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民眾推動馬來西亞人運動。」
「我從政20多年,在過去打江山的時候,你必須全國各地奔波,站在台上說服民眾支持希盟。經過2000多場群眾大會的磨練,在爭取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出現有爭論的論點是司空見慣的事。」
他表示,有人會誤會他的演講可能過火,但他認為有市場就有需求,一個出色的演說家,必須用最淺白的語言,帶出最深的道理,深入淺出才能讓人家烙印在腦里。
「你面對的不是國會或皇宮的達官貴人,而是包羅萬象的如市井小民和販夫走卒。
「你是在Youtube看到,但你要想想現場觀眾是誰,比如我是在新村演講,你必須要講他們的語言才會讓他們有認同感,若你拋書袋,就是自己講自己爽,不如不講。」
不過,他表示,如果他在國會辯論和當評審,自然會有不同的語言風格。
「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我還是可以拿捏。」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不敢忘記的是,是人民和國家委託我在這個崗位。」
「要做就做到最好」
任副議長有成就感
也是安順區國會議員的倪可敏覺得,這個時機出任下議院副議長,感到高興和有滿足感及成就感。
他的座右銘是「你要做就做最好,如果不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
他認為,下議院是個非常好的學習場所,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千萬不要以為國會只是扮演通過立法的角色。
「很多人對國會有一種刻板印象,像夜市或馬戲團,我們要消除這種負面印象。恢復國會自主權,是我們其中一項重要使命。」
他表示,目前政府正推動議會改革,恢復國會自主權,一旦國會有了自主權,有自己的員工、預算、自己的憲章,政府有任何法案都必須先通過國會的審查,才能提呈國會。
建議國會開放參觀
「如果國會有自主權,現在政府若要通過一個剝奪人權、未審先扣備受爭議的法案,議長辦公室可以駁回有關法案。
現在的情況是因為國會隸屬首相署,凡是首相署要通過的法令,國會都是按政府意旨行事,違背三權分立的原則。
他也建議將國會打造成如英國倫敦國會的旅遊景點,特別在國會休會期間,開放給民眾或國內外的遊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