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Q的傳統【客家菜包】

@ 2018-07-18

清明祭祖,老娘除了有蒸發糕和蘿蔔糕,也做了客家艾草菜包,因為已去世的祖母生前很喜歡自己家做的菜包。客家菜包也是祖母留下來的好手藝。

客家菜包就像是放大版的湯圓,也像是軟Q彈牙的麻糬,包裹著飽滿的蘿蔔絲內餡。

艾草菜包的外皮使用糯米粉,材料的準備很方便,成品的口感較Q、不黏牙,久蒸之後不會過於軟爛。

除了內餡爆香,艾草菜包的外皮沒有額外添加油脂,吃起來爽口不油膩,也帶有艾草淡淡的清香。

菜脯絲 (乾燥的蘿蔔絲) 是鄰居媽媽自己曬的,很天然很健康,不用擔心有福馬林。

艾草要挑嫩葉的部份,先川燙後再擠壓掉多餘的水份,可以調理機打碎再使用。

這裡使用的艾草為了保存較久,是已經壓乾的,如果使用新鮮艾草,請酌量增加用量至糯米粉的20~30%左右。

另外關於餡料的比例,要跟大家說聲抱歉,餡料是老娘事先炒好的,爆香料的實際用量我也不清楚。

可依個人的喜好來調味,並且增加其他配料。

如果沒有菜脯絲改用新鮮的蘿蔔絲,更鮮甜水潤。

材料: 可做18個

[糯米糰]

糯米粉 600g、麵粉 113g、太白粉 113g

艾草 (燙熟再壓乾) 75g

砂糖 75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