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稻公司整死華人米粉廠 ~~ 壟斷價欺壓,苦撐剩20家……

@ 2018-07-02

(吉隆坡1日訊)馬來西亞米粉廠商公會會務顧問陳國偉說,他今早已針對米糧市場壟斷一事聯絡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沙拉胡丁,後者向他證實內閣已成立由6個部門組成的壟斷政策特別委員會(Special Cabinet Committee on Monopoly),以全面檢討壟斷性經營權。

「這6個部門包括財政部、經濟事務部、國際貿易及工業部、衛生部、農業及農機工業部及交通部,他們將在本月中召開會議商討市場壟斷一事。」

農長願與公會理事會面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沙拉胡丁已答應與馬來西亞米粉廠商公會會面,若有必要,他將親自陪同該會理事與後者會面商討。

他表示,國家稻米公司(Bernas)除了壟斷米糧市場,也包括農民種植稻米品種,因此政府應該探討如何提早終止與該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合約,打開米糧市場。

「政府與國家稻米公司的合約將在2021年截止,該合約闡明,只要政府同意該公司便可無限期續約,繼續壟斷米糧市場。」

他說,各行業包括米粉業因管制單位加重營運成本,打擊業者信心導致他們不願擴展企業,降低市場潛能。

陳國偉指出,壟斷將會衍生濫權及腐敗貪污問題,白米是國內主要食糧,政府必須專注此問題,制定完善供求制度及市場價格,確保農民的收成不會被壓價,批發商及米糧廠商能夠自由競爭,讓各行業健全發展。

國稻壟斷 米粉廠從60家減至20

馬來西亞米粉廠商公會會長拿督洪祖殿指出,國家稻米公司壟斷白米及米碎,其子公司即Jasmine及Jati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米碎,近幾年來還大量生產米粉,導致米粉廠減少,因此必須打破該局面,讓該米粉業復甦。

「他們(國家稻米公司屬下的子公司)能以1320令吉購買一噸米碎,其他廠商則需以1750令吉購買同樣分量的米碎,原料價格更昂貴;我們發現他們的產量越來越多,我們的產量卻逐漸減少,由於他們的原料價格便宜,若跟隨他們的米粉售價,我們不會有任何利潤。」

他說,我國米粉廠商在60年代高峰期有逾60家,但隨後數量逐漸減少,部分廠家是因低利潤關閉,目前國內僅剩少於20家,若情況持續,他預計米粉供應將來也會被壟斷。

他表示,雖然該會早前宣布米粉會隨著原料漲價,在今年3月起被迫起價20%,但因種種原因,該會將米粉價格控制在漲幅10%左右,米粉生產量也因此下降30%,但並不影響市場供應量。

「米碎的售價由每噸1300令吉漲至1800令吉,由於現在不是收割季節,因此在短期內也很難重新降價,需等待8或9月才能有新的產期,米粉價格會在年尾會視產量而定。」

SST會影響米粉價格

他說,米粉的零售價目前是每公斤3令吉50仙至4令吉;他表示,即將於9月開跑的服務及銷售稅(SST)會影響米粉價格,若原料價格上漲,不排除將調高米粉售價。

此外,洪祖殿說,米粉廠商跨州運送米粉或從西馬運送米粉至東馬都需申請准證,程序繁雜,也加重成本。

他表示,從西馬運送米粉至東馬需配合船期,若船期到了卻未獲得准證,他們被迫等待下個船期,若超過特定時間,需要另付額外費用。

吁開放跨州運輸米糧

該會名譽顧問楊秀崇則要求政府檢討不適用條例,並以跨州米糧運輸准證舉例,英殖民時代欲控制米糧不被運輸或供應馬共而設立這項條例,但該條例卻仍保留至今,因此促請政府重新檢討及取消該條例,開放跨州自由運輸米糧及簡化程序。

此外,該會財政陳文樂指出,市場上許多大米參雜過多米碎,也是造成米粉廠商面對米碎短缺的原因之一。

該會在新聞發布會後移交3萬令吉予大馬希望基金。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米粉廠商總會副總務張尤楊、副財政王啟泉及理事甲必丹林農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