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6月1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已塵埃落定,默迪卡民調中心針對大選投票趨勢展開調查及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若以全國平均投票趨勢計算,大概95%的華裔選民投給希盟,而投給希盟的馬來票則大約平均只有30%。
默迪卡民調中心研究經理陳承傑當地時間14日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如果根據整個投票趨勢,馬來票是三分天下的,希盟、國陣及伊黨平均各得30%;因此,輸贏就在於那百分之二三的選票。」
他進一步說,東西海岸地域性的差距,以及那些已經由希盟執政10年的州屬,希盟在這些地區還是有很穩的馬來選票,估計馬來票是占一半或超過一半。
他說,在東海岸的吉蘭丹和登嘉樓,希盟所獲得的馬來票很低,當中原因可能是誠信黨對於東海岸的選民而言還是很新,以及馬哈蒂爾在當地也沒那麼受歡迎。
「但在西海岸,如雪隆地區,希盟獲得的馬來票是占一半,而去到森美蘭、馬六甲,可能(馬來選票)就會下滑一些,去到百分之40多。」
他指出,根據調查及研究結果顯示,希盟在霹靂州的馬來選票大概有40%,而在檳城的選票則大概40至50%。
陳承傑指出,至於在北馬的吉打州,很多選區都是三分天下。
他說,吉打州的城市和鄉區投票趨勢有差別,在城市方面,希盟比較強,鄉區則是伊黨占優勢。
「但如果根據整個投票趨勢,是三分天下的,希盟、國陣及伊黨都有大概30%(馬來選票),輸贏就在於那百分之二三的選票。」
他說,伊黨贏的是一些內陸地區的選票,而希盟贏的是比較城市地區的選票,如雙溪大年、亞羅士打,屬於比較都市化以及比較多非馬來人選區。
「如果是90%馬來人的選區,就可以看到有些是土團黨贏、有些是伊黨贏,有些則是國陣贏。」
陳承傑也提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次的大選出現了轉票的現象,大概有3至4%的選民在最後一分鐘轉票,這對選舉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他說,在東海岸的選民覺得支持希盟也沒有用,改變不了什麼,與其浪費手中的票,不如支持伊黨。
他進一步說,當地的選民就是不要巫統,也不要納吉布,因此主要都是巫統的傳統選民在轉票。
此外,陳承傑指出,在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國陣的傳統支持者沒有出來投票。
他說,在大選之前,覺得軍票方面不會有變化,國陣還能贏,但結果是相反的。
至於在西馬南部方面,柔佛州因為有慕尤丁因素,因此贏得了接近一半馬來選票;至於吉打是伊黨的強區,但由於馬哈蒂爾這個「品牌」很強,因此有了今天的局面。
陳承傑表示,由於該中心尚在收集更詳細的選舉結果資料,因此關於大選投票趨勢的完整報告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