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音寧要靠市場腐味和汗味 力撐戰鬥

@ 2018-06-16

去年6月下旬以文青作家兼農運鬥士身份接任台北農產公司總經理的吳音寧,終於在任期將屆滿一年之際,答應接受《蘋果》專訪,因為在藍綠惡鬥下,不善公關的她,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吳音寧風暴」中,為了不再成為各方角力惡鬥利用對象,她決定不再沈默、不再神隱,要主動出擊。

 

總是一臉素靜、頂著學生頭髮型,造型簡單的吳音寧,講話習慣和她給人的印象相符「速度非常非常慢」。聊到蔬果產地及工作,她一臉神采奕奕,語調輕快。吳音寧說,她很喜歡去果菜市場,感覺像是天龍國的農村地區,雖然給一般人的感覺混亂,不若日本東京、大田市場的乾淨,卻充滿活力、生猛的氣味;她記憶中第一次走訪果菜市場,那裡匯集來自全台的蔬果,還可聞到蔬菜味及葉菜腐味,夏天有勞動者的汗味,枋寮、恆春、花蓮吉安這區是來自溪洲,這個全台土地匯集的地方,讓她感覺到土地的脈動與芬芳。

吳還說,近日濱江市場一名雞肉攤的年輕人見到她主動與她對話,這名年輕人想美化攤位但與父母起爭執,如同她想改革但也遇到阻力。吳微笑地說著與年輕人巧遇的過程,振臂訴說對工作的規劃,美化攤位的構想與她不謀而合;她還規劃改善果菜批發市場空調,整理攤位,「想到這些就充滿活力幹勁」。

 

提及議會質詢的衝突及爭議,吳音寧頓時變得嚴肅起來,如同在議場答詢,似乎思緒不斷跳躍,講話也常有停頓,再緩緩吐出幾句,就怕詞不達意,用字遣詞顯得小心翼翼,好像深怕說錯,又會被「萬箭穿心」,連她自己最後也忍不住笑說:「我是寫書的人,用寫得比較順暢。」

 

今年農曆年後北農連休市風波,吳音寧當時未和北市府共同向外界說明,曾經衝撞體制、社運、農陣出身的行動派,在台北政壇卻怯於面對鎂光燈,因此被冠上「神隱少女」封號,面對負評、質疑,她一概不回應、不理睬。

 

後續又被爆以業務推廣費1.9萬元買殘菜送回家鄉彰化溪洲鄉社福團體、買洋酒送民進黨北市黨部等爭議,台北市長柯文哲還大動作指派市府政風處赴北農查帳,風暴如雪球般越滾越大。當吳音寧決心要親上火線、面對爭議,立馬成了北市議會本會期質詢的「當紅炸子雞」,遭輪番轟炸;上周更傳出推薦吳任職的民進黨高層為止血,要吳請辭。

 

談起這場風暴的開端,吳音寧說,北農是產銷平台,而非調節生產,蔬果已生產出來,並到貨北農,不可能叫產地不要進來,北農有責任交易完成,今年2月27日當天進到北農的蔬果高達3千公噸,是北農史上最高的進貨量,當天北農全體員工將之拍賣消化完畢,均價也有21元,她認為北農做了一件很不錯的事,卻因她以1.9萬元業務推廣費購買9公噸殘菜,導致後續爭議不休。

 

吳音寧說,外界沒看到事件的本質,卻扭曲、渲染放大這9公噸殘菜,令她覺得又生氣又難過,「若不回到事件本質,讓社會虛耗,台灣社會如何進步?」

 

當外界質疑她是年薪250萬元的「高級實習生」時,她一度以月薪14萬元否認,遭議員駡翻。問她為何連自己多少年薪都說不清楚?吳音寧坦言說,她平時不太花錢,也少買衣服,生活花費最多是與朋友吃飯或請朋友吃飯,只知月薪14萬元,沒刻意計算獎金,也有外界有將250萬元換算成月薪,她因此錯亂。

 

對於議會備詢表現,吳音寧說坦言沒事先做功課,事先不清楚詢答方式。當她成為議會質詢砲轟焦點時,她的父親、現任總統府資政吳晟一度心疼女兒遭羞辱,要辭資政一職保女。吳音寧說,父親因為支持她、也耽心她,原本不懂上網的父親,還為此學著用Line看網路新聞,但「我叫他不要再看了,不要太煩惱」。隨後,她頓了頓語氣,似乎有點自責地說:「我讓他很煩惱。」

吳音寧說,雖然腦海中也曾思索下台問題,但因固執個性和心中一直相信的堅定理念,讓她在社會輿論都否定她時,還能繼續支撐下來。她說:「除了外力,我目前無其它生涯規劃,在其位就做盡力做事,外界的褒貶,我會自己承擔。」

吳音寧接受《蘋果》專訪。方萬民攝

吳音寧擔任北農總經理這個職位引起眾多政治紛爭,她在專訪中也說出自己心境。方萬民攝

吳音寧平時就睡北農辦公室內的房間。方萬民攝

吳音寧說,她在果菜市場可以感受土地脈動。資料畫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