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省40億塑袋 不管「珍奶怎麼喝」限塑不改

@ 2018-06-15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未來到百貨及購物中心等場所內用餐點,恐無法使用塑膠吸管,引發珍珠奶茶怎麼喝的論戰和民怨,連總統蔡英文也疑惑說:「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是要用什麼?」環保署昨直言「連總統都誤解」;環團則批評,重點是限制「塑膠」而非「吸管」,環保署根本欠缺創意溝通方法。

塑膠垃圾威脅生態及人體健康,國內2002年7月起限塑,要求速食等7大類2萬家業者,不得免費提供購物塑膠袋,至今擴大到14大類近10萬家業者。《蘋果》追查2002年限塑前,國內每年估用200億個塑膠袋,現已降到160億個,減約2成。

2030年全面禁用

為減少塑膠垃圾危害,環保署日前預告明年7月起公部門、學校、百貨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2020年起擴及所有餐飲業,2025年擴及外帶者,民眾要吸管將須自費,2030年則全禁。

此政策引發「怎麼喝珍珠奶茶」的論戰,官員日前受訪時不加思索回答可用湯匙,更將民怨推到最高點,連蔡英文前天也說:「我也想問環保署,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是要用什麼?」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昨回應,這顯示連總統都誤解,以為「明年7月起喝珍珠奶茶不可以用吸管喝」,但環保署禁的是一次性塑膠吸管,還有很多可代替的吸管材質,未來會更清楚說明政策。

詹也強調,限塑政策目標若「胎死腹中」,恐引來更多罵聲,所有限塑、禁塑時程,包含明年7月一次用塑膠吸管限用政策,絕不會退縮、打折。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批評,重點應是限制「塑膠」而非「吸管」,環保署欠缺創意溝通方法,沒多用一點心思,讓政策發揮正面效益。

「不想自備吸管」

民眾楊小姐抱怨,內用不提供吸管非常不方便,不想自備吸管或湯匙,只好不喝飲料或買沒加料的飲品。民眾莊智評則說,限用塑膠吸管真的很不方便,要不就自己準備整包塑膠吸管,或攜帶鋼製吸管。麥當勞、肯德基、摩斯等速食業者僅稱「會配合政策」、「正在研擬配套」,但私下也抱怨,政府一紙禁令很容易,後續如何執行卻不少問題,短期雖不至於反映在售價上,但最終商品訂價還是會考量整體成本。

塑膠製品限用、禁用時程規劃

現況

.超商、飲料店等14類商家,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

.公部門、學校及有店面餐飲業,不得提供塑膠免洗餐具

.連鎖飲料或速食店等,應提供優惠給自備飲料杯者

新制

.明年7月起,公部門、學校、百貨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內用飲品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未來規劃

.2020年擬要求所有開立發票的商店,都不得提供免費塑膠袋,餐飲業內用飲品均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2025年一次用塑膠吸管管制範圍擴及外帶,外帶要塑膠吸管須自費

.2030年全面限塑

資料來源:環保署

【限塑民眾心聲】支持環保限塑

我支持環保限塑政策,現就已自備不同粗細的玻璃吸管,家裡、辦公室各準備一組。

拒湯匙喝珍奶

不須放棄這麼小的塑膠吸管,其實可以做好回收,不過還是得配合政策,但絕不會拿湯匙喝珍奶。

會考慮帶吸管

改善是一定要的,但不可能完全不用吸管,不方便。考慮帶環保吸管,但湯匙應該不可能。

查看原始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