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成立「大馬希望基金」 公開募款解決國債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2018-05-30

(吉隆坡30日訊)首相敦馬哈迪宣布,政府決定設立「大馬希望基金」(Tabung Harapan Malaysia),讓愛國人民捐款救國,以減輕國家債務問題。

「我們將會設立馬來西亞希望基金,接受人民的捐款,助國改善財務狀況。」

馬哈迪今日在主持內閣會議後,於記者會上說,許多民眾在察覺國家債務處於劣勢的狀態後,紛紛要求捐款救國。

他說,政府對於這些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示歡迎和感激。

他還說,政府會確保這基金的捐款,交由適當的機構管理,然後再交由財政部去處理收到的款項。

政府鼓勵和推動購買國貨運動並非首遭,馬哈迪在1998年亞太經濟風暴、2008年全球經濟蕭條時,都曾展開推動購買國貨運動,以協助國家走出經濟困境。

當時這項計劃旨在刺激本地銷售市場,以促進國內經濟成長。

林冠英:財政部管理捐款

(吉隆坡30日訊)財政部長林冠英今日宣布,政府決定成立大馬希望基金(Tabung Harapan Malaysia,簡稱THM),由財政部管理人民捐助的資金,以用於解決國家債務。

他發表文告說,國民對於最近國家經濟發展和國債表達關注,顯示他們支持政府的覺醒,他們也自願分享自己的收入,捐出來給政府,協助解決國家的負擔。

他說,為了能更有效具系統化和透明化管理這些捐獻,政府決定成立大馬希望基金。

他指出,人們只可以用本地貨幣(令吉)捐助,大馬希望基金的戶頭為「Malayan Banking Berhad」,戶頭號碼:566010626452。

「我謹此代表大馬政府,感謝和感激人民關心國家所面對的經濟問題和所做出的捐助。」

BR1M改名數額照舊

生活費援助金606派發

馬哈迪宣布,政府將在6月6日發放取代一馬人民援助金(BR1M)的「人民生活費援助金」(Bantuan Sara Hidup),而數額跟BR1M一樣。

詢及這兩者不同時,馬哈迪說:「很不一樣,很不一樣。」

國陣政府是從2011年開始,發放一馬人民援助金給有需要的一群,這項計劃旨在協助人民舒緩生活費高漲的問題,尤其是針對最低的B40群體的措施。

公僕獲RM400開齋特援金

馬哈迪宣布,政府將會發放400令吉給所有D41級別以下的公務員,以及200令吉給退休公務員。

他說,這些都是政府給予公務員的開齋節特別援助金。

不過,馬哈迪沒有說明,在什麼時候發放給公務員,僅表明財政部長林冠英將會在週四的記者會上,向媒體公布詳情。

根據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以往的宣布,每名公務員都可獲得最少500令吉的開齋節特別援助金,而退休公務員則獲得250令吉。

沒討論開放瑪拉工藝大學

詢及興都權益委員會2.0建議要求開放瑪拉工藝大學予所有族群,馬哈迪說,內閣沒討論此事。

針對淨選盟2.0促請選舉委員會主席丹斯里莫哈末哈欣及成員辭職一事,馬哈迪說,政府先將研究所接獲的數份關於管理第14屆全國大選過程出現行為不當的報告。

「當我們完成(研究)後,我們將考慮如何處置他(選委會主席)。」

成立伊斯蘭理事會

馬哈迪說,內閣尚未討論馬來西亞伊斯蘭發展局(JAKIM)的去向,但會成立以宗教司及擁有伊斯蘭知識人士的理事會,以討論該局在國內扮演的角色。

他說,無論伊斯蘭發展局是否得以保留,其初衷將予以重啟。

「政府也要確保伊斯蘭不被視為專制、苛刻及不近人情的宗教。那不是伊斯蘭,在伊斯蘭中所存在的許多禁忌,都不是我們所奉行的,反之,我們想到伊斯蘭以外的方式,凸顯伊斯蘭在執行方面相當強硬。」

他聲稱,我國伊斯蘭教義比較傾向強迫,但《古蘭經》教義闡明伊斯蘭內是沒有強迫。

國慶主題 深愛我的馬來西亞

配合即將來臨的國慶日,馬哈迪宣布,2018年國慶日主題為「深愛我的馬來西亞」(Sayangi Malaysiaku)。

不過,馬哈迪沒有詳細說明選擇這主題的原因。

我國從1976年起,就開始設定每年的國慶主題及標誌。

這些主題也反映當時社會的轉變及國家轉型方針,當中也包括了歷任首相立下的宏願或目標,標誌著新時代的來臨。

在眾多國慶主題中,「團結」顯然是國家最重視的方向。

根據資料顯示,馬哈迪在擔任第4任首相時,並在1991年開始設定「2020國家宏願」的國慶主題。

他從1981年至2003年,他在位期間所設定的國慶主題,都離不開進步、轉型、發展,一心一意的要把馬來西亞從東南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國,一躍成為一顆閃爍的新星等。

相關新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