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訊)首相敦馬哈迪認為,大馬的「政治地震」會越過柔佛海峽,對新加坡的政治局勢帶來影響。
「我覺得新加坡人跟馬來西亞人一樣,對於獨立以後同樣的政府、同樣的政黨感到厭倦。」
他接受新加坡《金融時報》的專訪時,提到大馬變天可能衝擊新加坡政局。
馬哈迪指出,他在領導反對黨達成歷史性選舉勝利後,目前急於讓大馬恢復「真正民主」。
「我要確保國家再次民主起來,與此同時,我們已經減低首相濫權的能力。」
他否認在選前為過去錯誤公開道歉是基於禮貌及「馬來傳統」。「當我掌權時,我不是獨裁者。事實上人們說我做錯了一些事,我不認同他們。」
第二次任相的馬哈迪也不願承認自己所建立的,並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領導下陷入低點的政治體系有缺陷。
「當我回到政壇,我發現過去對我的標籤,讓人們傾向於相信我的確是這樣,因此他們必須拒絕我。如今,無論他們說什麼,我已經是首相,他們能做的頂多就是罷免我。」
重申2年內交棒給安華
馬哈迪表示,他擔任第4任首相時的副手拿督斯里安華已經得到教訓。
他也重申,他將在2年內交棒給安華。
「我覺得他跟以前不同了,我認為他已了解到,事情未必會按照自己所想的進行。因此,他將會更有耐心。」
此外,提到種族政治,馬哈迪說,在希盟政府高層已較少種族主義,但在基層,種族感覺仍然很強。
特朗普出爾反爾無意會晤
有別於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致力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建立密切關係,馬哈迪表示他目前無意與特朗普會晤,原因是他不懂得如何跟一個不斷改變主意的人合作。
他說:「例如,他(特朗普)一下要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一下卻不要會面,如今又說可能會面。」
提到中國,馬哈迪說,在中國索取幾乎整個南中國海主權之前,他支持中國崛起;大馬是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爭議的國家之一。
儘管嘗試與納吉達成的中國投資展開重新談判,馬哈迪不忘提醒,東南亞國家必須小心抵禦中國。
「強大者將得到他們所要的一切,弱小者必須做出一切讓步。」
文章來源:星洲日報‧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