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帶10歲孫子街邊吃宵夜,結帳之時,在場人聽到孩子這句話,瞬間炸了鍋

@ 2018-05-28

爺爺帶10歲孫子街邊吃宵夜,結帳之時,在場人聽到孩子這句話,瞬間炸了鍋

 

人的本性,決定了我們習慣依賴;而生活的遭遇,卻教會了我們,一切都要靠自己。事實上,我們困頓於某種狀態無法解脫的時候,其實都是因為弄丟了自己,所以這時候我們都會希望有一個救世主的出現,來拯救我們於苦海。

今天晚上正好閒來無事,便出去一個人出去溜達溜達,偶然發現一對爺孫倆在街邊地攤擼串嗎,很有意思,便走上前去觀看。

 

 

他們點了炸魚和羊肉串等,爺爺喝二鍋頭,孩子喝飲料,菜不多,但吃得津津有味。爺爺一口外地口音,孩子卻是標準的普通話。這位爺爺特別健談,只見他滔滔不絕地和別人講著,雖然口音比較重,但是從他看孫子的表情能體會到老人是在誇自己的孫子,有出息,眾人也都向孩子投來讚許的目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街上漸漸人也少了,眼看就到了要走的時候了,這時孩子這一舉動著實鎮住了在場所有人,只見孩子走向櫃檯,說:我爺爺愛吃燒烤,每週跟著我來這裡吃飯很高興,這頓飯我請爺爺。說著便從兜裡掏錢。

 

 

在場人聽到孩子這句話,瞬間炸了鍋,真是孝順懂事的孩子!從小沒有體味過老人疼愛的朋友,瞬間潸然淚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看人家這孩子,這麼小,就懂得回報,懂得感恩,與他相比,真是無地自容啊!小編認為:這孩子這麼小就這麼懂事,以後一定前途無量啊!

 

 

自古以來做老愛幼孝敬父母就是我們的古訓,傳播這種思想更要從孩子抓起,讓他們能夠從小就知道孝敬長輩。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敬老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

能夠孝敬老人,有機會孝敬老人也是種福。無論你窮也罷,富也罷,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會真實而美麗地發現:孝敬老人其實是一種永不磨滅的幸福和感動。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珍惜這幸福,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再後悔莫及。 

 

孝敬老人也是社會公德,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就是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歷史上關於孝敬老人的詩歌也有很多。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儘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孝敬老人呢?有些人認為讓老人過衣食無憂的生活就是孝順。我覺得應該聽從長輩的教誨,不應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嚴格要求自己,體諒長輩的艱辛,儘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還應該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生病時,在父母有困難時,儘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更應該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

總之,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百善孝為先」一個不懂得孝敬老人的人,誰相信他將來會是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呢?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人,但是總會有那麼一個人,讓你得不到,放不下,忘不了。你壓抑自己心中的愛,想聯繫卻沒有勇氣,想關心卻沒有權利。你只能默默地關心著,偷偷的思念著,表面上不露痕跡的生活,內心裡卻始終希望他能過得幸福開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