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著名的吃貨之國,這不僅得益於廣大吃貨群眾,更多是因為被中國眾多技藝精湛的廚師給慣的。
在我們的印象里,中國廚師常常是兩把刀一塊砧板行天下,切土豆絲什麼的只能算是入門水平,以一個普通廚師的刀工,一個小時能切上百斤土豆。
切豆腐絲,削西瓜皮不斷刀之類的都是小菜一碟,那麼中國廚師的刀工能夠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首先說說戰國時期庖丁,傳說庖丁解剖牛時,刀鋒在牛筋牛骨的縫隙中間來去自如,所發出的聲音也很悅耳,看來庖丁的副業還是個搞音樂的,切個牛肉都那麼有節奏感。
等庖丁解剖完一頭牛後,牛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可想而知,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說的就是中國的中餐刀了。
以聞名世界的北京烤鴨為例,廚師不僅要將整隻鴨切成薄厚均勻的108片,還要在規定的2分30秒內完成,這樣才能保證鴨肉不至於變冷而影響口感。
也只有下刀快、准、狠的廚師,才能夠hold住這道菜。
此外,文思豆腐這道菜難度也十分高,廚師要將都豆腐切得像紙張一樣薄,通常是橫切88刀,豎切188刀。
切豆腐聽起來已經足夠讓人驚嘆的了,還要求切出來的豆腐絲不碎不斷,在清澈的水中能保持根根清晰。
因此這種功夫看似簡單,實際上沒有三五的專門操練是沒辦法勝任的。
還有松鼠桂魚、脫骨魚、紅燒獅子頭等等中華名菜,都非常考驗廚師刀工。
各位廚師,請開始表演,你負責刀工,我負責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