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週報新聞
2018-05-26
記者劉珮芬/報導
每棟建築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就像桃園大溪武德殿,經歷了83年的歲月洗禮,建於1935年(昭和10年)的「它」仍保持著當年的宏偉,供世人窺探其樣貌。
大溪武德殿建築形式源於日本傳統社殿,採歇山頂形式屋頂,兩側加置破風板(屋頂上層的山形、類似倒V的木板)可避免桁頭(屋頂下的樑)日曬雨淋,懸魚建於破風板中央當裝飾,而屋脊兩端所裝上的鴟尾,是古代龍頭魚身的神獸,用意在防火,避免建物遭受祝融。
戰後改朝換代,1950年改為蔣介石行館憲兵隊駐守宿舍,期間將內部設置隔間、地板鋪上水泥地、外部整片牆漆上藍色,柱子、欄杆等皆被漆成白色,以往的氣勢消失,也讓在地居民提起「武德殿」時,總是只對藍、白兩色印象深刻。
1999年憲兵隊搬離後,旋即進行一場大規模修繕,由來自金門的陳榮文先生主導,找來鹿港匠師施坤玉共同進行修復,過程主要以「按原貌復原」的概念,保留大量舊有屋瓦,並將藍、白外牆回復原本的洗石子面貌,重現武德殿原始的古樸清麗,直到2015年轉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公有館舍之一。
今年5月木博館以「回應建築精神」的核心理念,邀請桃園劍道故事館及桃園市劍道文化促進會來推廣劍道文化,讓大溪武德殿結合桃園在地劍道故事成為展示、表演、學習等多功能的體驗空間。
加碼景點╳2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建築群包含大溪武德殿、壹號館、四連棟、藝師館、工藝交流館及李騰芳古宅。
建於1937年的工藝交流館,日治時期原是警察課長官舍,直至2015年歷任大溪警察首長皆居住於此,爾後閒置2年,2017年由木博館接手經營。不僅館內保有歷史蹤跡,館外更保留日治末期為躲避空襲而建的防空洞。
壹號館前身則是大溪公學校校長宿舍,之後大溪初中英文老師陳茂林家族在此落戶半世紀,其夫人曾在宿舍教授裁縫,是許多大溪人的生活印記。
DATA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03)388-8600,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11號,09:30~17:00,週一休,免費參觀,FB: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2015年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接手經營後,武德殿現為特展館。(記者陳宇睿/攝影)
遊客須先在門口換鞋,才可進入大溪武德殿。(記者陳宇睿/攝影)
武德殿外觀以洗石子裝飾,搭配單隅柱與仿木造雨淋板的外牆。(記者陳宇睿/攝影)
鴟尾代表古代龍頭魚身的神獸,有防火的意涵。(記者陳宇睿/攝影)
壹號館推出「大溪時空旅人」互動系統,對準鏡子透過紅外線感應即可操控虛擬人物進行闖關遊戲。(記者陳宇睿/攝影)
工藝交流館內部有一處展示著歷任大溪首長的歷史紀錄。(記者陳宇睿/攝影)
相關關鍵字:
旅遊 木博館 桃園 武德殿 生活週報
快加入!新聞送上來!
iOS
Android
LINE加入好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下一則新聞:【走訪日式老建築】武德殿的舊事與進行式 上一則新聞:【走訪日式老建築】南投武德殿 揭開神秘面紗
熱爆!高溫恐飆37度防「危險級」紫外線 鋒面週二報到
40年來結離婚3次 老翁酒醒坦承狠殺妻子分屍
美職員遭中國「聲波攻擊」?專家:可能是竊聽器失靈
邂逅高金素梅愛得轟烈 58歲何家勁現在長這樣
生活週報 ‧ 本日最多瀏覽
【小學生愛作文徵稿】下午茶報報時間 【小學生愛作文徵稿】我最要好的朋友 【寵物最大咖徵稿】不只是飯飯之交 【小學生愛作文徵稿】精彩的布袋戲表演 【城市找樂子】台中海灣繪本館 孩子們的夢想樂園
謠言終結站 | 事件
謠言終結站》彩券盈餘違法借給地方?財政部:依法分配非調借
謠言終結站》農藥標準將大幅放寬?假的!
《謠言終結站》豆製品害痛風?國健署:研究結果相反
... more
司法話題 | 事件
司法話題》收禮逾3萬 公務員恐觸餽贈罪
司法話題》新法補破網 收賄喝花酒難再脫罪
司法話題》法界︰立意良善 只怕矯枉過正
... more
天天吃好料 | 事件
台中和心茶寮 彷彿置身京都
天天吃好料》恆春大廚肉包 巷內美味飄香古城
天天吃好料》新莊公園粉條粉粿 大排長龍蔚為奇景
天天吃好料》彰化線西活海鮮 現流仔台式料理
天天吃好料》宜蘭彭記蔥油餅 在地蔥香氣逼人
天天吃好料》新竹市夏川拉麵 饕客口耳相傳
... more
溫馨五月、自由寵你無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