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在《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道,多年來一直有台灣高中畢業生到美國念大學,但那畢竟只有少數家境特別好的學生才能做到,來美國大學念書1年得花7、8萬美金,若非富裕家庭豈能負擔得起?
相對來說,現在到大陸念大學,學費及生活費都低,距離近機票便宜,過年過節見面方便,只要大學夠好,能比在台灣能申請到的大學或科系往上好個1、2級,形成極強的吸引力。
趙少康認為,只要想去大陸念大學的人愈多,大陸篩選台生的標準就會愈高,台生的名額必然會設限,真能去念大陸頂尖大學的台生還是不會多,台灣實在毋需憂慮。只要是我們從小栽培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去哪裡發展都好,不妨視之為「國力」的延伸。
趙少康指出,台灣在心態上較難接受,大陸原比台灣落後,現在怎麼連學生爭先恐後到大陸念書?反過來看,這些學生敢闖大陸,脫離舒適圈,比一般同學早很多年有「大陸經驗」和人脈,將來成功的可能性比同儕大,台灣應該把他們看成資產,而不是淨幹些防堵、打壓的笨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