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熱衷的9種「省錢小確幸」 竟讓人命都沒了
2018年05月24日 08:31 中時電子報
吃到飽的消費方式讓民眾從中獲得成就滿足,用負擔得起的「少量金額」狠撈一餐、佔到餐廳便宜的感覺,比大吃一場的飽足感更爽快。(本報系資料照)
前陣子電信業掀起全民499之亂,雖然三大業者事後挨罰60萬到200萬不等,卻也暴露出台灣民眾的「排」、「搶」、「凹」、「撿」消費習慣,精打細算、貪小便宜,就為了生活中的「省錢小確幸」。不過,小確幸背後也帶來慘痛教訓,甚至「遊覽車便宜到『翻』」,讓台灣人命都沒了。
精打細算與貪小便宜僅有一線之隔,網路溫度計統整出9種台灣人熱衷的「省錢小確幸」,包括「電信門號跳來跳去」,看似好像省不少錢,可是實質上所謂的高CP值,還是耗費許多的時間和金錢;「吃到飽就是賺」,緊抓民眾「想擁有更多」的心理,讓人從「沒有選擇」到「有能力與權力選擇」,變成物質的主人,狠撈一餐、佔到餐廳便宜的感覺。
不當行銷掀衛生紙搶購亂象 公平會對大潤發重罰350萬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超愛買廉航機票」或許機票便宜,但額外的不確定因素也是隱形成本,有時候反讓人付出更多;「民生漲價很無奈」,近期衛生紙之亂就是最顯著例子,連帶影響人們的金錢觀與使用心態;「好市多,好事特別多」,美式賣場以低價提供高品質的商品,深受台灣民眾喜愛,但回過頭思考,是真的需要這麼大量的囤貨,還是僅僅貪心作祟?
「臉書抽獎」引來一堆專門在臉書上到處抽獎殭屍帳號,為了小獎品,花時間養帳號;「團購腦波弱」,好康道相報加上折扣或免運因素,成為台灣人茶餘飯後的熱門活動;「買菜必拿蔥薑蒜」,凹不到還會變臉怪罪老闆不會做人。
「便宜」是讓台灣人掏出血汗錢最好的關鍵字,開心省下一筆旅費,卻絲毫不知道自己省掉哪些東西,比如說車子的品質安全、行程的素質,近年爆發多起的遊覽車出遊意外,「遊覽車便宜到『翻』」,卻很少人追究荒謬的低價行程大賣原因,不也是台人「一分錢想買十分貨」所造成惡性循環嗎?
(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追求省錢的小資生活,背後要付出多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