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22
新政府成立後,以敦達因賽努汀(TUN DAIM ZAINUDDIN)為首的大馬元老理事會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甚至有人說精英顧問團里的5人(大馬首富郭鶴年、國家銀行前總裁潔蒂、國油前首席執行員Hassan Merican、前財政部長敦達因、大馬經濟學家Jomo Kwame Sundaram)不管是學歷、身份地位或者家境都屬於上等社會,由他們所組成的顧問團不會了解民生疾苦,真正的解決大馬經濟問題。
圖取自:artasiapacific
那2次擔任大馬財政部長的敦達因,真的如表面所看,只是個馬來社會裡有著崇高地位的長輩而已嘛?一起來了解敦達因的出身吧!
80歲的敦達因來自Alor Setar東部的一個小農村,爸爸是名土地局文員,家中有13名兄弟姐妹,而他排行最小。出身農村的他家境還過得去,但不算富有。1957年達因負笈英國學習法律,他是極少數能夠考取英國林肯學院法律學士文憑的馬來精英份子。他的頭腦精明,能力卓越,59年完成學業,成為執業律師。
圖取自:seehua
同年回國後,先後擔任法庭推事,庭主和副檢察官。1965年他加入律師行業,目前是我國14位最資深的律師之一。1969年,他決定放棄律師專業,投身商界,1971年在房地產業嶄露頭角。
1977年事業有成的敦達因再遠赴美國的伯克利大學修讀城市規劃課程兩年。1978年時,敦達因已和當時的副首相敦馬哈迪成為莫逆之交。隨後在國家甚至黨內都成為當時敦馬哈迪的一大助力,提供意見及助敦馬哈迪解決各種經濟問題。沒有野心要成為國家的領導人的敦達因,曾在1984年至1991年,以及1999年至2001年擔任財政部長,助當時的首相敦馬哈迪度過各種經濟難關。
圖取自:sinchew
敦達因接掌財政部時,他在1986年至1991年期間實施了四項廣泛的戰略性結構改革,即調動私營部門,積極的外部政策,私營部門的支持作用和恢復公共企業。直到今天,他的經濟政策的宗旨都受到高度尊重,他絕對是一個不可被忽視的人物。尤其是1986年的經濟衰退,也給達因帶來很大的壓力,包括赤字龐大,須要減少;合作社金融風暴;合眾銀行與法馬銀行事件等等。所幸他不辱使命,把84年的70億赤字減至88年的38億(財政預算);投資項目也大有增長。國家經濟狀況基本上在80年後歸趨穩定。
1991年,敦達因認為其工作已完成,卸下財長,詎料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國家處在風雨飄搖中,馬哈迪即刻召敦達因應對危機,委以國家經濟行動理事會執行主任重職。
圖取自:Malaysiatoday
經濟風暴在馬哈迪實施資金管制後才轉危為安。敦達因又再成為馬哈迪的經濟第一把手。
前財長敦達因在他辭職前,他的貢獻被簡潔地總結為:「儘管他的任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爭議中,但即將卸任的財政部長卻贏得了作為該國最有經濟建築師之一的聲譽,經濟衰退已經連續四年後高速增長。在2004年《遠東經濟評論》稱他為「亞洲首富之一」。
圖取自:says
已經80歲高齡的敦達因原本可以在家裡含飴弄孫過日子,但他還是再一次為了他93歲的兄弟兼好友敦馬哈迪再次出山,站在尖峰浪口上,為他籌謀劃策,聯手解決大馬目前面對的各種經濟問題。他的出面導致一波又一波的批評接踵而來,甚至被踢出原來的黨派~這一切並沒有阻止他想為國付出的心。
身為大馬子民的我們,應該為所有默默為大馬付出的朋友們,表達謝意,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