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等了30年,金庸的大俠終於要在電影裡正面「槓」漫威超級英雄了!那麼,誰來演呢?

@ 2018-05-10

徐克等了30年,金庸的大俠終於要在電影裡正面「槓」漫威超級英雄了!那麼,誰來演呢?

戛納電影節傳來最新消息,在電影改編長期空白後,金庸作品中的武俠主角們,將用比漫威超級英雄更酷炫的姿勢重新登場,衝擊全球電影市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在戛納電影節上,多位電影從業者表示,金庸創造的角色和武俠世界已經超越了地理的邊界,成為華人世界的「通用語」。改編自金庸作品的史詩電影很可能創造全球電影票房市場的中國奇蹟。

外媒將金庸武俠傳奇譽為中國的《魔戒》或《權力的遊戲》,但比這些西方傳說更厲害的是,金庸的武俠故事穿過了中國歷史的各個不同時期,從《越女劍》的先秦,到宋元明清,他用大氣磅礴的故事,帶現代中國人領略了古代風起雲湧的武林和江湖。而他筆下的郭靖、楊過、張無忌、段譽等無數令人難忘的角色,天生就適合成為大銀幕上萬眾崇拜的英雄:剛正果直、克己自律,為了榮譽和正義而捨生忘死。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告訴我,他為能生為中國人感到幸運,因為這意味著可以讀到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電影《東方不敗》《東邪西毒》中大放異彩,而被不少年輕觀眾也奉為「銀幕女神」的林青霞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這樣說。

金庸是讀者最多、影響力最大的20世紀中國作家之一,他15部作品和無數電影電視改編幾乎改變了中國流行文化的形態。

林青霞表示,「金庸作品是香港電影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他的作品改編都會獲得成功。」

儘管如此,已經有將近20年,沒有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大製作在銀幕上映。而如今,金庸武俠電影的重出江湖指日可待,而且未來十年內,中國的大俠們還將收割更多外國粉絲!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金庸的武俠小說就為電影人提供了無限的靈感。他的書籍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出版後,就迅速「轉戰」銀幕,製作成了40多部頗為賣座的香港電影。

其中不可不提70年代就致力於武俠片的邵氏電影,80年代左右一部接一部翻拍了《飛狐外傳》《連城訣》《碧血劍》《書劍恩仇錄》、「射鵰」系列……對金庸作品的電影改編一直持續到了90年代。

即使是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的《笑傲江湖》三部曲,票房收入都超過了770萬美元——這對當時香港電影市場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了。而徐克鏡頭中的刀光劍影,也成就了李連傑、林青霞等演員最經典、動人的形象。

而周星馳、鞏俐等現今已成為中國電影標誌的面孔,能夠成功也得益於金庸作品的「推波助瀾」。比如1992年周星馳的兩部《鹿鼎記》,總共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

1994年鞏俐出演的《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美輪美奐的造型彷若神女完全有別於過去的鄉土造型,驚艷無數。此外,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也都是不可不提的經典。

金庸武俠對娛樂業來說無疑是頂級「IP」,電視改編數不勝數,甚至手游、網游等只要帶有金庸角色「英雄」,能帶人們體驗一把快意恩仇的夢幻江湖,都一一大火。

這樣來看,過去20年金庸武俠的銀幕缺席,反而是件很奇怪的事。於是,女演員兼製片人、賭王之女何超儀,瞄準了這個商機,正在投資一系列金庸作品的改編。去年她與一壹傳媒集團舉辦的IP版權銀行合作,買下了不少金庸作品的電影改編權,其中包括了徐克親自操刀、施南生監製的電影《神鵰俠侶》。

自1982年邵氏出品《神鵰俠侶》電影版後,這部作品已經三十多年沒有出現在大銀幕上了。而徐克這個金庸迷,自從拍完《笑傲江湖》後,就一直打算拍《神鵰俠侶》。

徐克說,《神鵰俠侶》是自己讀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它點燃了我對武俠電影的熱情,引發了我對武俠世界的迷戀。」他的《笑傲江湖》系列,只不過是為《神鵰俠侶》熱身。「但當時的電影版權、電影技術和市場潛力都無法讓我完成這部電影,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機會。」如今,徐克終於能夠完成當年遺落的願望。

除此之外,陳嘉上改編的《射鵰英雄傳》,阮世生改編、張家輝主演的《書劍恩仇錄》,也都在精心籌劃,即將粉墨登場。

何超儀則不僅打算藉此進軍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電影業,還瞄準了全球市場:「金庸的小說就像美國的漫威漫畫一樣」,她認為,金庸有幾百個各自身懷絕技、極具個性特點的「超級英雄」,而且各自都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與漫威廣闊獨特的「宇宙」相匹配。

這個預測,在金庸作品的外國出版中得到了部分驗證。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今年推出英譯本《射鵰英雄傳》後,第一卷《英雄誕生》全球發行兩個月以來,已經連續加印七次。這本標價14.99英鎊、封面繪著一隻展開的黑色翅膀的奇幻小說,引起了不少外國人的興趣。

你能想像未來金庸的俠客們,以比漫威英雄更酷炫的姿勢席捲銀幕嗎?哪些演員能擔此重任?觀眾們都在拭目以待。

參考來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