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為什麼不能喝酒?

@ 2018-04-05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不能喝酒?

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酒,除了不利於血壓的控制外,還可能會導致血壓波動過大引起高血壓急症或腦出血等併發症。現高血壓與高血糖、高血脂一同被稱為三高,被稱為現代人類健康的無形殺。高血壓是一種目前病因不明的疾病,一旦確診需要應用降壓藥物維持血壓穩定,達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目的。

人體在少量飲酒後短時間內血壓會有所下降,這是由於少量酒精具有擴展血管,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但酒精是一把雙刃劍,而高劑量飲酒又會導致血管收縮。長期飲酒或過量飲酒,會使血壓升高,而且血壓上升的幅度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酒精的成分主要是乙醇,乙醇能作用於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人過量喝酒以後酒精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心臟的收縮力增大跳動加速,輸出量也會跟著增加,以間接引起腎腺素等其他血管收縮物質的釋放增加,導致血壓增高。尤其是過量飲酒會明顯導致血壓升高。而且長期過量飲酒又會導致人體容易肥胖,導致血管硬化,增加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一般高血壓病人是不可以飲酒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酒都對人體是有害,比如葡萄酒、低度酒,黃酒等可以適量飲酒,葡萄酒可以減輕動脈硬化,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至於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還是不建議喝,如果實在是控制不住,那一定要控制量。何為控制量呢?就是作為成年男性一天的酒精攝入量總和不宜超過25克,女性不宜超過15克。

高血壓的患者平時要注意生活有規律,飲食要清淡,忌過於油膩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低鹽飲食,戒菸,控制飲酒,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平時要保持平和心態,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2評論

 

趣食life  美食問答達人03-06 14:49

503贊

高血壓病人為什麼不能喝酒?在酒度數不高的前提下,喝適量的酒是對人體有益的。但得了高血壓,除了按時服降壓藥外,醫生都會要求病人要注意飲食,儘量別喝酒。那高血壓病人為何不能飲酒呢?

酒的種類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米酒,藥酒,黃酒等。一般喝酒都喝白酒,尤其是在酒席宴會上,都是以白酒為主。長期大量喝酒對人體傷害是很大的,特別是在空腹喝酒。首先喝酒直接傷肝,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臟傷了後,視力必然下降,身體解毒能力也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和腫瘤;還會傷胃(消化不好)、傷腎(前列腺炎,影響性功能)、傷神經(脾氣變得暴躁、不安),傷害容貌(容貌枯槁、憔悴,皮膚也容易衰老)、傷心臟脾臟胰腺(容易引起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胰腺炎)等。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很重要,不能喝酒主要由於:酒精會刺激心腦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心臟需要更大的壓力才能使血液快速流動,以快速將酒精運往肝臟進行解毒。如果高血壓的病人,一旦飲酒,血壓會急速上升,甚至導致生命危險;高血壓患者飲酒會加速併發症的發生,如:脂肪肝、腦出血、腦梗塞、高血壓性心臟病等;

專家說:酒會損傷血管內皮,血管內膜損傷容易出現血管硬化,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的患者是不宜飲酒的。不過,高血壓朋友不是什麼酒都不能喝,可以適量的飲用紅酒,飲紅酒可以保護心腦血管,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預防腦溢血、中風、偏癱等。此外,紅酒還可以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強免疫力。喝紅酒是大家不錯的選擇哦。

溫馨提示:飲酒也有最佳時間,一天中的早晨和上午不宜飲酒,特別是早晨最不宜飲酒。由於在上午這段時間,胃分泌的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最低,在飲用同等量的酒精時,更多地被人體吸收,導致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較高,對人的肝臟、腦等器官造成較大傷害。每天的下午14時以後飲酒對人體比較安全,特別是在下午15~17時最為適宜。此外,人在空腹、睡覺前或在感冒時飲酒,對人體的危害更大,特別是白酒。

 

延伸閱讀:飲什麼酒比較好?

  酒的種類很多,從人體的健康角度說,眾多酒類中以果酒之一的紅葡萄酒對人的健康最為有好處。據研究發現,紅葡萄酒含有一種被稱為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成分。此色素具有抗氧和抑制血小板凝固的的雙重作用,能保持血管的彈性與人體血液暢通,因此不易導致心臟缺血,所以經常飲用紅葡萄酒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