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麼愛哭鬧的寶寶,用這5招統統能搞定!

@ 2018-04-04

寶寶是地球上情感最豐富的物種之一,從生命初始他們就開始本能地體驗幸福、悲傷、快樂和憤怒。有的寶寶甚至更敏感,對所有的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哭。

事實上,在寶寶放聲大哭時,家長最應該做的是想方法舒緩寶寶的情緒和激活他們的calming reflex(鎮靜反射),而不是蒼白無力的制止(其事實上也根本無法制止)。美國兒科學會成員和兒童環境健康倡導者Harvey Karp博士建議家長使用「5S哭泣舒緩法」,幫寶寶重現日夜留戀的子宮環境,以達到「止哭」的目的。

5S哭泣舒緩法介紹

1、Swaddling(襁褓).

使用襁褓法最有效的階段是3個月內,給哭泣的寶寶打襁褓除了讓TA感覺到溫暖外,更重要的是能模擬胎兒時期寶寶在子宮裡的感覺,這種略封閉的踏實的環境能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情緒也會漸漸穩定。

給寶寶打襁褓方法

2、Side or stomach position(側臥或俯臥法).

在寶寶哭泣時,如果讓他仰面躺著,他會有種在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感覺,這會加重他的不安。而側臥和俯臥卻可以讓寶寶遠離這種可怕的感覺,給他傳達一種「你很安全」的信號。

但注意!當寶寶平靜或睡覺時,仰臥才是最安全的姿勢。

3、Shushing(噓聲法).

噓聲法是指在寶寶哭鬧時,製造淹沒其他噪聲的「白噪音」,例如:運行吸塵器、打開吹風機、風扇或者乾衣機。這些單一、重複的聲音可以讓寶寶產生聽覺疲勞,讓他快速進入夢鄉。

4、Swinging(搖晃法).

搖晃不是指大力的而猛烈的晃動寶寶,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寶寶,「嬰兒搖晃綜合徵(Shakeninfantsyndrome)」100%是可預防的。正確的搖晃法應該是父母坐好,雙腳點地,大腿水平併攏,把包裹好的寶寶側臥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接著用手托著寶寶的頭部,來回晃動膝蓋,帶動寶寶身體和頭一起小幅度(搖晃幅度<2.5cm)、輕動作的晃動,這樣會讓寶寶感到像是在羊水裡一樣舒適。

5、Sucking (吮吸法).

喂奶或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可以是最百試不爽的方法,因為吮吸可以幫助寶寶放鬆和冷靜,從而達到止哭的目的。

最後想跟家長們說的是:有的寶寶用5S法中的某一步就能搞定,但無論是多麼難搞的寶寶,除了身體疾病引起的哭鬧外,5S法全部上陣也就夠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