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三個關鍵詞
1、陪伴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為一個共同體,這就是人生的緣分,怎麼樣能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事實上我們知道,當孩子真正離開你的時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難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這一點我覺得是很關鍵的,為什麼呢?
因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在一起交流,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著交流和學習,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詞匯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匯量有著直接的正相關。
你在談論政治,這個孩子可能今後對政治感興趣;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為什麼我們說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我們很多父母親都以為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為構成他大腦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2、閱讀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面播種下來的。《朗讀手冊》裡面引入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培養、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對兒童來說,兒童時期的閱讀和教育相關,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兒童通過這些書的閱讀之後,開始喜歡閱讀。兒童早期的閱讀為什麼很重要?我一直認為,那些童書,的確和成年人讀的書有差別,童書會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通過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藏在其中,構建的是你的價值觀。
3、習慣
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想想也對,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他怎麼對人,怎麼處事?體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實際上體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成績優秀,大吃大喝不鍛煉,身體也很糟糕,這不叫體育成功。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連續21天不斷的訓練,我們針對一個習慣無論是運動還是閱讀,怎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這是在家庭裡面非常需要的。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個習慣。對一個孩子來說,一個好習慣可以影響一生。在家庭教育當中,把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