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圖片來源網絡
鯉魚兩條/文
01
28歲生日那天,她一向節約的母親突然給她打了四千塊錢。
她受寵若驚,因為母親是那種一塊錢恨不得扳成兩塊錢來用的人。她同母親開玩笑:「媽,你發財了啊!」
母親在那頭笑:「你兩千,我外孫女兩千。」母親的話語裡,絲毫聽不出來有什麼不對。
照例同母親聊了一個多小時後,她平靜地掛斷了電話。
晚上逗五個月的女兒玩耍的時候,她突然反應過來:母親怎麼突然想起來給女兒錢了?
女兒出生的時候,以及滿月的時候,母親都各包了一千塊錢的,怎麼今天又給這麼多?
再一細想,她以前過生日,母親一般都是給她發88塊錢,從來都是這樣,沒有例外。
她有些意識到了不對。
打電話回去問父親,父親喝多了酒,語氣有些含糊不清:「能......出什麼事啊?她不讓......別人出事就是好的。」
她有些生氣,所有人都認為她母親是一個強勢甚至有些無理取鬧的人,也包括父親。
她還是不放心,於是帶著孩子趕了回去。
註:圖片來源網絡
02
一周前,她第一次用不好的語氣同母親說了話。
其實並沒有說得多重。她只是告訴母親,不要再去想以前的事了,過好現在才是重要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就算了吧。
當時五個月大的孩子正在哭鬧,所以她同母親說話的語氣有幾分急促。母親想多了:人老了果然是討人嫌,說話你們都不願意聽了。
這個你們,除了包含她。還有她的妹妹,母親的小女兒。
她的母親,是一個活得很累的人。
年輕的時候家裡欠債頗多,父親也不爭氣,家裡僅憑著母親驚人的節約能力,在四十多歲的時候還清了債務。
那些年很窮的日子,在她母親身上打下了極重的烙印。
她的母親敏感多疑,經常背地裡說別人瞧不起她,說她的奶奶偏心等等,但當別人面卻是極為熱情好客的人。
她以為母親還念著這事,會因為這些小問題以及那天她的態度想不開,回去後才知道不是這樣。
註:圖片來源網絡
03
她是26歲結的婚,結婚的時候婆家那邊拿了八萬的彩禮。這筆錢在她父母手上,婚禮上父母說,這筆錢他們肯定是不會要的。
婚後他們如果需要買車投資什麼的時候,到時就把錢還給他們。不過她和老公都明確表示,這筆錢他們不會要,讓父母拿去存著。
母親還是表示到時肯定會把錢給他們。
那筆錢是她父親去存的,也是家裡唯一的存款,但她的父親卻瞞著她母親動了這筆錢。
父親的三叔家有個兒子,因為不爭氣,媳婦跑了,給他留下兩個孩子,老人在帶,家裡一團糟。
三叔的這個兒子其實挺能掙錢,但是再怎麼能掙,也抵不住胡亂花錢,因此得「敗家子」名號。
別人碰到這樣的人,躲都來不及,偏偏她父親自己往上湊。過年大家一起吃飯,她父親拿出家族裡大哥的身份一番勸說。
三叔的兒子當場表示後悔,說想買房,但是錢不夠!於是她的父親就主動把八萬塊錢借給他了。
後來她的母親聽家裡二嬸說起,才知道這個情況。三叔的兒子後來當然沒有買房,但錢要不回來了。
二嬸道:他還是五年前找我借了兩千塊錢,現在都沒有還,他不還能有什麼辦法?
她趕回去的時候,恰好碰到母親在寫東西。母親把東西藏了起來,但她還是看到了,母親正在寫遺書。
她不動聲色,只是在家裡陪母親住了一段時間,耐心地聽母親天天吐槽。
說她父親有多老實,不會掙錢不顧家,說那時候自己出去打工有多辛苦和節約,說自己對不起兩個孩子,說奶奶偏心等等。
還是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有些都已經說了好多遍了。
她靜靜地聽著,不再像以前一樣打斷和不耐煩了。後來,她發現母親把寫的那張紙扔了,又開始像以前一樣,罵起父親來毫不嘴軟。
她鬆了一口氣。
她以前一直認為母親太玻璃心。
但這次認真聽母親說了好多後,才發現其實只是生活太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