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面對幼兒「分離焦慮」,想要孩子不哭不鬧入

@ 2018-03-27

 每逢新學年開學,從幼稚園門口經過,總能看到一些孩子又哭又鬧,不願意離開家長。孩子小,依戀大人,害怕陌生人,可能是主要原因。其實,孩子是否樂意去幼稚園,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家長影響的。

家長面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應該怎麼做?

入園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在第一次去幼稚園表現的焦慮狀態,它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入園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特別有自信的孩子第一次去幼稚園也會感到小緊張,一般入園焦慮的表現有以下幾種:

進入幼稚園時,不願意父母離開;對新事物沒有興趣;特別的安靜,不願意開口說話;提到媽媽、爸爸、家這些關鍵字會特別敏感。

在家則表現為:找藉口拒絕去幼稚園;情緒容易波動;生活習慣的變化,包括睡不踏實,不願吃飯等,以此表達不願去幼稚園的意願。

大多數家長在處理新入園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時,常用的手段是狠心離開,讓孩子哭一會,慢慢適應了也就好了。

這種強硬分離導致的結果是大多數孩子會在入園一周左右出現發燒、感冒、噁心、肚子疼等病狀,有些處理不好的孩子病程還會持續數日。因此,家長們對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是不能忽視的。

女兒第一天入園,媽媽這樣說

3歲的樂樂第一天入園,就遲到了。孩子們都去和老師做遊戲了,只有她背著小書包孤零零的蹲在角落裡一副委屈的模樣,分離時,還扯著媽媽的衣角不放。

當老師的樂樂媽,早見慣了這種場景。計上心來,立刻對女兒說:親愛的,你該去融入集體生活了,你想我一會帶著你最愛喝的優酪乳來接你,還是不帶優酪乳來接你呢。

「帶……」喬喬略顯不快的回答。媽媽趁熱打鐵:「對嘛,很快,媽媽就帶好喝的優酪乳來接你了!「喬喬平時最愛喝優酪乳,喬媽管得嚴厲,表現好才給喝。

媽媽這麼一說,她立即眼圈不紅了,表情忍不住竊喜,於是,媽媽一邊轉身離開一邊乘勝追擊:「那我們下午4點半不見散哦!「「再見,媽媽,4點見。」

帶著對美味優酪乳的期許,女兒不情願的融入集體。媽媽來接女兒時,雖然老師說下午孩子由於想媽媽,哭了一下,但基本上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接下來一星期,喬喬媽變著花樣帶好吃的或滿足女兒各式各樣的要求,成功轉移了女兒離家的焦慮。

雖都是如法炮製,但後來確實達到了最初目的,女兒適應了幼稚園生活,漸漸喜歡上了和老師同學接觸。這位媽媽說,從育兒心理學的角度講,這麼做是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

3歲左右的孩子一旦被轉移了話題,可能很快就會淡忘哭鬧的緣由兒了,並且滿足孩子一個小小的要求,他就能理智地思考,「媽媽只是暫時離開」,還會帶我想要的東西來,為什麼不期待一下呢?

緩解孩子入園焦慮,聰明媽媽都這麼做

一般來說,第一天上幼稚園的孩子,往往都會很抗拒,這其實跟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這樣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

1、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訓斥打罵。

可以感同身受的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寶貝不想上學,媽媽小時候也有不想上學的時候,但每一個人都要上學,就像媽媽一定要上班一樣,這是每個人的責任呀。

2、若孩子實在是不想上,可以適當讓孩子休息一下,調整情緒後再上。

如果孩子是個聽話的乖寶寶,雖不情願但還是去上了,記得接孩子放學後,一定要來一個擁抱,擁抱不僅會讓孩子忘記了所有不愉快。

還能讓孩子知道,媽媽永遠是很愛我的,爸媽永遠是我堅強的後盾。

3、對於職場爸媽們而言,接孩子放學可能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但是,請儘量每週至少接一次孩子放學,別看接孩子放學這一事情無足輕重,但是在孩子心裡,你的出現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無比關注和重視,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滿足。

4、告訴孩子誰會準時接她

送孩子上學時,分手時不要聊太多,但聊天過程中,一定要包含一個資訊,就是誰誰誰一定會準時接他。另外,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時間一定別食言,不想讓孩子選到的答案不要放在選擇中。

「分離焦慮期」是每個孩子生命成長的一個過程,父母在參與時應該真正讀懂孩子,用隨和的心態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讓孩子可以快樂的入園。

同時,盡可能的減少和孩子的分離,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會減輕孩子入園時的分離焦慮。度過了這一階段,爸爸媽媽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活潑,慢慢的他便會愛上去幼稚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