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一個農村的家庭,我是一個標準的80後。我下邊有一個弟弟,還有個小妹妹。和我年齡大小的都知道那時候,要三個孩子很難。爺爺奶奶有點重男輕女,看到我是個女孩,就讓爸媽再生。我爸媽也是爭氣,兩年後生了一對龍鳳胎,爺爺奶奶抱著孫子那叫一個高興啊。
家裡三個孩子,負擔比較重;從古至今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又是長女,所以我感觸很深。上學的時候在家就開始幫忙帶弟弟妹妹,由於爸媽要忙著掙錢養家,再大一點我就洗衣做飯了。
從上小學到初中,我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家裡經濟緊張,所以我就在老師的挽留中退學了。有時候太懂事的孩子不好,但是也沒辦法;退學後,我就跟著親戚同齡人一起去廠裡邊工作了,一晃6年過去了。
這五年里,我春節放假回去,其他時候就沒回去過。我留夠開銷的,其他的都給爸媽了。弟弟妹妹小時候還經常給我通電話,慢慢大了,可能是學業重了,生活壓力大了;和我聯繫也少了。
歲月不饒,我17歲出來打工,現在也23了;在老家屬於大齡青年了。弟弟妹妹也快出來工作了,想時間過得真快。爸媽也開始著急我的婚事了。
我談了一個男朋友,是我老家的老鄉;男友對我照顧有加,男友和我還商量感情現在穩定了,啥時候帶他見我爸媽。正好我爸媽也問了,我就帶他來我家了;我爸媽不是很滿意,但是扛不住我的堅持。最後還是同意了,不過要5萬彩禮錢。結婚的時候,爸媽也沒怎麼陪嫁;畢竟培養了兩個大學生,家裡也不富裕;婆家人也沒說什麼。
結婚後,我和老公商量著整了個小生意,賣菜;雖然辛苦,早出晚歸,但是日子過的很幸福。又能多掙點。經過二年,我們蓋了房買了車;有了自己的孩子,小日子過的還可以。
趕上我媽55歲生日,在我們那有個風俗,55、66、77、88歲都要好好慶祝一下;我們都回去了。我和老公忙裡忙外的,幫忙張羅飯菜;弟媳哄著孩子,飯菜快準備齊的時候,妹妹妹夫才到家,加上大人小孩十幾口子,桌子坐不下,我媽說:「小波啊(我老公),你就弄點吃,在廚房吃一下吧,你看這人太多,坐不下了」。
聽了我媽這席話,我很生氣,我看著所有人沒人說話,我說:「媽不用了,正好我和小波還有其他事情」,我說著就把兒子叫起來,拉著老公轉身離去。老公說:「媳婦何必呢,怎麼說今天你媽生日,我在那吃都一樣」。我沒吭聲,但是我不能只照顧我媽的感受,不管我老公的感受吧。朋友們覺的我做的對不對?如果是你,你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