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人民行動黨鳴不平 - 讀者來信

@ 2014-12-25

最近新加坡發生了一些事情,比如地鐵大便事件,先不說那個婦女是否是32歲的有精神問題的新加坡人。有些評論大罵李顯龍總理,我覺李顯龍總理真的冤枉。總理作為國家最高管理者,日理萬機,非常繁忙,還要對地鐵站的一泡屎負責?近日芳林公園騷動 部長張思樂遭抗議者爆粗口,我最見不得滿嘴髒話的人,受不了。人民行動黨帶領新加坡取得今天的繁榮,儘管有些政策的失誤,也要學會感恩。政策不對,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罵人就不好了,素質低下,沒有教養。

所為領導者,就是在沒有路的時候做出決策帶領大家往前面走。領導者也不是神,不可能預知將來發生的事情,我們新加坡的領袖已經盡力而為了。幾百個政策的出台,難免有少部分有些錯誤,這些都不要緊,只要以後能更正就行了。難道其他政黨在競選時候就能立誓,將來永不犯錯,如果犯錯就立即下台? 我看沒有任何政黨的領導人敢這麼承諾。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難道有老婆的你在大街上沒有偷偷看美女?考試時候沒有想著要偷看別人的答案?買東西的時候偷占小便宜?李光耀資政一生為國貢獻了那麼多,鞠躬盡瘁,如今耄耋之年,滿頭白髮,行將就木,還遭到各種無恥之人的謾罵,真是看不下去。

政策很多是有兩面性的,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當然也會有副作用。比如外勞政策,外勞的確使得公司運營成本降低,吸納各種人才,為新加坡經濟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會有副作用,這個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就不詳述了。要公正的說,拿部分外勞不守規矩,而全盤否認外來人才對新加坡的貢獻是不可取的。魚與熊掌,焉能兼得?既要把外來人才趕走,又想要取得經濟大發展?我看很難。不過外來人才的引進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能太多,太多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不能太少,太少就讓新加坡失去良好的競爭力。這個平衡點很重要。

有人說新加坡政府只知道賺錢,我非常不贊同這個論斷。新加坡COE高,是為了減少擁堵,如果沒有coe,車價不高,按照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每家四五輛車都是有可能的,到時候大家就不用上公路了,太堵。淡馬錫控股是賺了不少錢,可是賺了錢後也是回饋給了社會,因為淡馬錫控股是屬於全體新加坡人。新加坡政府會賺錢是好事情,政府賺了錢,會把錢用於國防,教育,基礎建設,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如果政府不賺錢,大學學費會很貴,生孩子也沒有補貼,醫生看病很貴,公路也沒有這麼好,樟宜機場也沒有這麼宏偉,圖書館的藏書也沒有那麼多,創業公司拿不到政府補貼,窮人也沒有了花紅和補貼,這樣窮人和那些弱勢群體的境況肯定不如以前了。假如政府不強制CPF,把錢都分給大家,這樣物價會膨脹,富人無所謂,反正有的是錢,可是窮人日子更難過了,錢是拿到手了,可是東西更貴了! 政府稅收是在進行財富再分配,賺了那些富人的錢去補貼窮人,這樣可以使得新加坡貧富差距沒那麼大,更利於社會穩定。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希望大家對一個政策要全面的了解,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這樣你才能更加理解新加坡的各項政策。如果一味的拿某個現象而詆毀某個政策,恐怕有失明智。慎思之,慎行之。我想PAP制定某個政策時候,也考慮了一些負面影響,也是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了決策。

我不支持任何政黨,只支持英明的政策。如果有一天工人黨或者其他政黨,能夠做出更好的更有利於新加坡發展的決策,我也會把選票投給這些政黨。禮之用,和為貴。希望大家能夠團結,共同建設好新加坡,不要互相謾罵攻擊。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