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其實不為人知的是,春節同樣是日本人的節日,雖然日本官方沒有正式承認,但在日本民間均會舉行各種活動,以此來慶祝春節。
相比中國春節一家團圓,走親戚;日本則稍有不同,日本人過春節會一家人外出遊玩,賞燈會、祭祀他們的「十萬大神」等等,當然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便是祭祀日本民族英雄。
日本有一座神廟,名靖國神社,靖國神社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這裡面供奉著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其軍屬,不過從明治維新時期,到現在的日本,日本僅參加過兩次大規模戰役,第一場便是日俄戰爭,第二場則是二戰。
因此裡面絕大多數都是供奉著日軍侵華戰爭之時死亡的日本軍官,這些人靈牌擺放在靖國神社,享受日本全國民眾祭拜,每年日本重要節日,日本首相會攜其他政要慘敗靖國神社,中國人稱之為「拜鬼」。
春節期間,日本人不僅會「拜鬼」還會祭拜兩位中國人,這兩人對日本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日本人為感恩這兩人所做的一切,在日本全境修建了大量神廟。
第一人眾人也都熟悉,名蔣中正,國民政府時期國家元首,曾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積極作戰,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日本鬼子最終投降,讓人想不通的是,中日兩國原本因十分仇視,但日本人為何要為蔣介石修神廟並祭拜?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以1.2萬餘人的兵力成功趕跑30餘萬人的東北邊防軍,此後兩年時間之內,更是徹底把東三省變成了日本的後花園,數年之後,不再滿足東三省的日本人開始全面侵華。
此時的日本軍隊共計70餘萬人,而中國守軍合計500餘萬人,後期日軍增加到120餘萬人,中國軍隊增加至800餘萬人,雖然中國軍隊人數較多,但由於軍事裝備差距較大,加上兩軍戰鬥力差距太大,仍然被日軍打的節節敗退。
但到1941年隨著美國介入二戰,勝利的天秤開始倒向盟國,1945年8月初,為儘快結束二戰,美國先後對日本本土投下兩顆原子彈,8月中旬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然而就在全國人民慶祝日本投降之際,國民政府的一個決定讓國人惱怒,蔣介石宣布中國戰區投降的日軍,全部無條件遣送回國,這群劊子手,國民政府不予審判,全部遣送回國,引起軒然大波,最終在國民黨殘酷鎮壓下,這群日本兵遣送回國。
日本人聽聞此消息後,感激不已,為歌頌蔣中正大恩,日本各地都建立了蔣公祀,日本每年過節期間,都會祭祀已故的蔣介石。
第二位則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愛將徐福,相傳秦始皇為尋找仙丹,特派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尋找海外仙島,沒想到這一去了無音訊,後來有史學家說,徐福與這三千童男童女創造了日本,但此事真假還有待考證。
不過根據日本考古的發現,徐福或許就是日本人的祖先,而在日本民間,更是修建無數的徐福神社,如大名鼎鼎的京都府伊根町的新井崎神社,伊賀縣的金立神社,這些神社香火之旺盛,讓人歎為觀止。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