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全國大選跫音逼近,在野希望聯盟隆重推介「執政百日10項承諾」以及5年內落實60項長期目標的競選宣言後,親公正黨的智庫組織INVOKE也乘勢發布預測報告,宣稱希盟除了能夠牢牢掌控檳城及雪蘭莪,在馬來海嘯效應的催化之下,吉打、霹靂和柔佛將有望一舉落入希盟手中。
INVOKE總監拉菲茲南利指出,基於馬來海嘯效應,吉打、霹靂和柔佛三州倒向反對黨的機率極高,至於中馬地區的馬六甲及森美蘭則預料會出現懸峙的局面。就西馬而言,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土著團結黨及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有望合力在西馬奪得120個國會議席。
拉菲茲也公正黨雪州班丹區國會議員,他周五(9日)晚上出席一場在首都舉辦的「第14屆全國大選預測論壇:大數據傳達了什麼訊息」活動上提呈上述研究報告。
國陣穩操勝券的州屬有登嘉樓、吉蘭丹、玻璃市與彭亨。至於伊斯蘭黨,報告預示伊黨將會慘敗,並且在國席爭奪戰中顆粒不收。
INVOKE這份民調預測報告羅網西馬半島20萬名受訪者及30萬網民的意見。在另一份以「馬來社群對國陣的支持率」為主題的民調預測報告亦顯示,馬來社會對國陣的支持率去年12月是41%,來到今年2月,支持率明顯下滑至28.5%。
反觀馬來群體對希盟的支持率,同期比率從9.9%增至14.1%;而游離份子的統計數量也從11.9%增至17%;迴避不表態的選民則維持在22%。
拉菲茲引用大數據表示,馬來社群(對國陣)的支持率自去年12月開始至今,每個月下滑6%,類似的狀況也曾出現在1999年全國大選前夕,當時回教黨(伊斯蘭黨前稱)從國陣手中奪走吉蘭丹和登嘉樓的執政權。
「這反映了一股馬來浪潮(潛在的支持希盟者)的存在。」
這份大數據報告也預計,希盟在西馬可贏得89個國會議席,超過國陣的76席;惟國陣在登嘉樓、吉蘭丹及玻璃市三州會取得壓倒性勝利;彭亨州方面,希盟對國陣的議席比例是15 : 27。
「伊斯蘭黨將在這裡發揮作用,在東海岸,伊黨在多角戰中起的影響是明顯的。」
對於目前由反對黨執政的檳城和雪蘭莪,特別是雪州,民調預測希盟有望掌握多達50席,國陣6席;柔佛方面,希盟囊括的議席估計會比國陣多出兩席,霹靂州多數議席達到5席;吉打州則有8席之多。
「懸持的情況可能會在森州和馬六甲上演。」
基於東馬沙砂兩州原住民族群繁多,因此並未納入數據統計範圍。
拉菲茲補充,由於當中有35%馬來受訪者是「可被說服的選民」(persuadable voters),這批選民將會對選舉結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INVOKE民調是採納邏輯回歸統合模式得出結論,調查是通過抽樣式語音自動電話的管道進行,受訪者根據多樣化的問題循序答覆進入下一階段,只有9%的受訪者進入最後階段回答會投選哪個政黨,調查期限前後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