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雖然是一件甜蜜的事情,但同時也伴隨著憂傷,孕吐,水腫,恥骨疼,便秘等讓孕媽嘗盡了懷孕的心酸,最重要的是,還要時時刻刻牽掛著胎兒發育情況,每一次產檢都牽動著准媽媽的神經,孕媽們真切希望寶寶能趕緊平安降生,自己也能鬆口氣了。
胎兒入盆是進入分娩的第一步,當準媽媽的身體出現以下這些症狀的時候,說明胎兒已經入盆,准爸媽可以為分娩做準備了。
一般第一次生產的准媽媽會在分娩前的2~3周入盆,也就是懷孕36周左右;生過寶寶的媽媽會在分娩將要開始前入盆。胎兒入盆是指胎寶寶把頭部放在媽媽的盆骨處,頭朝下,背對著媽媽的腹部,完成入盆。
1.准媽媽的腹部形狀改變
胎兒入盆以後,准媽媽肚子的形狀會跟著變化,只是因為胎兒位置從腹部中間轉移到了盆骨處,所以孕媽的肚形也會由西瓜狀變成柚子狀。
孕媽要注意:由於胎兒下移,孕媽的重心向下,所以在走路,睡覺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以免傷害腹中寶寶。
2.假性宮縮會更頻繁
到了孕晚期,大部分准媽媽都會出現假性宮縮,這是由於腹部增大,對宮頸口的壓迫增大導致的。等胎兒入盆以後,位置更靠下,對生殖器的刺激加重,准媽媽宮縮的頻率會更多。一般這種宮縮的強度弱,持續時間短,准媽媽不要太緊張。
孕媽要注意:胎兒已經入盆了,腹部的重量更集中在下半身,所以准媽媽一定要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提重物,以免受到刺激,引發宮縮。
3.呼吸暢快了
胎兒位置降低,對腹部各個器官的擠壓減少,其中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腸胃了,腸胃通順了, 孕媽的食慾也會突然變好。
孕媽要注意:腸胃順暢了,准媽媽要趁著這個好機會趕緊多吃點營養的,為胎兒的最後發育提供動力,也為接下來的分娩蓄力。
4.尿頻
胎兒入盆後,子宮壓迫膀胱,導致膀胱的尿液儲存功能變弱,孕媽就會出現尿頻情況。
孕媽要注意:不要憋尿,有尿意要及時排出,並做好個人衛生,要勤洗澡,注意保持身體皮膚及下體乾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