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題,別總拿粗心當藉口,真正根源是這3點!提分必看

@ 2018-03-03

 

 

粗心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於把它當成犯錯的藉口。

——睿媽

 

 

 

每次考試過後,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都會出現以下對話:

 

「怎麼這次考的這麼差,分數沒上升反而還下降了不少?」

 

「不是的媽媽,這些錯題裡面好多我都會做,但是太粗心了,沒有認真看題,就做錯了...」

 

對話到這裡,很多家長會長舒一口氣,原來孩子是因為粗心才沒有考好的啊,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粗心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他會做就行。

 

 

 

大錯特錯!

 

家長一定要明白,「粗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藉口,如果把孩子做錯題目的原因都歸結為粗心大意,那就會忽視了其背後的真實原因,掩蓋了孩子做錯題的真相。

 

長此以往,孩子粗心的毛病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會越發把「粗心」當做擋箭牌,掩飾自己的過失,這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找出孩子「粗心」的本質原因,是每位家長必修的功課!只有弄清楚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把孩子從「粗心」的漩渦中解救出來!

 

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會粗心大意呢?我們從3個方面來解讀一下。

 

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在考試中粗心馬虎大多表現為3種形式:

 

1、審題時,把題目中的加號看成減號,把問題的求和看成求積,把選項的ABCD看錯位置...

 

2、解答題目的時候,把數字抄錯,單位標錯,上一題答案寫到下一題...

 

3、解題思路模糊不清,上一步還沒想明白直接跳到下一步,最終一步錯步步錯。

 

以上種種,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考試中做題,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審題,如果連題目都沒有看清弄懂,就別提下筆解答了。

 

很多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做題的時候腦子裡在想別的事情,或者過於緊張而無法專心,而思維一旦晃神,做對題目就很難了。

 

 

睿媽支招:

 

考試前,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把精神高度集中在考試中,不要去想任何與考試無關的事情。

 

做題時,看清題目再下筆,遇到難題也不要慌,一步一步認認真真解答,才是對考試最好的交代。

 

此外,考試中還有一些做題的小技巧,例如在讀題時把重要的數據、公式和關鍵點做上記號,這樣可以提高審題的準確性;在遇到需要計算的題目時,不要嫌麻煩,要在草稿紙上按部就班的把計算過程寫下來,減少錯誤幾率。

 

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給他們創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在學習上;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情上的時候,家長不要刻意打擾,讓他們在無形中學會集中注意力。

 

知識點掌握的不熟練

 

有時候,孩子在考試中碰到一個題目,他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但其實真正開始解答時,才發現有很多概念都模糊不清,只能模稜兩可的作答,最終導致做錯。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做題是檢驗孩子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最有效標準。

 

如果你問孩子1+1等於幾,他一定毫不猶豫的說出等於2;如果你問孩子「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麼,他也能立馬脫口而出「疑是地上霜」。

 

對於這些簡單的基礎知識,每個孩子都能手到擒來,這是因為他們掌握的十分熟練,思維已經形成了固定模式,所以不會輕易犯錯。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孩子能夠熟練掌握每個知識點,對每一個解題步驟都爛熟於心,那也就不存在粗心導致犯錯的問題了。

 

 

睿媽支招:

 

其實,要想檢驗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那就是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或者同學講解題目。

 

通過講解題目,就可以發現孩子的漏洞所在,知道他們哪一個知識點還沒有完全消化,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補習。如果孩子能夠完整的講完一道題目,那就說明他已經掌握的八九不離十了。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不僅能夠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對於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十分有利的。

 

對『粗心「缺乏正確的認知

 

粗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對待它的態度。

 

如果孩子對粗心沒有正確的認知,覺得它不可避免,無須改正,那麼久而久之,他們粗心的毛病只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學習上馬虎大意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也是毛手毛腳,無法做好任何事。

 

這樣的孩子,將來進入了社會,將很難被接納!

 

 

睿媽支招:

 

首先,家長要對「粗心」樹立起正確的認知,它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改正。

 

當孩子用粗心來當做犯錯的藉口時,家長要做的,不是批評,也不是包容。而是要告訴孩子粗心是可以被糾正的,一次兩次可以,但絕不能把粗心當做犯錯的託辭。

 

孩子做錯題目,家長應該幫助他分析犯錯的原因,是做題時注意力不集中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不論何種原因,都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比如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家庭收支狀況都整理清楚等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培養孩子認真謹慎的處事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