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雪蘭莪是最發達的州屬,但也可能是全馬路洞最多的地方。自願補路洞運動者藍多扎瓦威(Lando Zawawi)甚至將雪蘭莪戲稱為「路洞之都」 (Selangor Darul Lubang)。
藍多扎瓦威本名為阿茲蘭撒尼(Azlan Sani Zawawi),他是補路洞自行車隊「兄弟會」(Ikatan Silaturahim Brotherhood)的創始人。
藍多接受《當今大馬》專訪時直言:「這裡處處都是路洞。」
他指出,森美蘭州擁有全國最好的道路,而檳城則是處理道路問題最有效率的州屬。
「(前任的)公共工程局總監回應非常迅速。我們的成員在凌晨3點傳WhatsApp訊息告訴他道路損壞的消息,他都會回應。」
6個月才能補個小洞
詢及為何雪蘭莪的道路情況如此差勁,藍多(圖中中者)認為,馬來西亞道路記錄資料系統( Malaysia Road Records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MARRIS)的繁文縟節和官僚主義,經常使維修工作延宕。
「馬來西亞道路記錄資料系統的撥款,不會直接下達地方議會。「
「那麼地方議會要如何工作?在這樣的官僚作風底下,可能需要6個月才能修補一個小洞。」
「當小路洞逐漸變大,甚致可能威脅性命。「
州政府不可修聯邦路
然而,雪州負責監管基礎建設的行政議員再迪(Zaidy Abdul Talib)駁斥這種說法。再迪也是伊黨鄧普勒公園州議員,他強調地方議會確實可獲馬來西亞道路記錄資料系統撥款。
「聯邦政府撥出道路記錄資料系統的款項,由州政府財政接收,再轉到包括地方議會在內的各個執行單位。」
「每個單位都有它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如果修補道路的行動延誤,你應審視他們的標準作業程序。「
他也補充,雪州有部分道路無法由雪州政府維修,因為那些道路屬於聯邦道路,並非雪州政府的管轄範圍。
「雪蘭莪州內有許多聯邦道路屬於聯邦政府,而州政府不可維修這些道路。「
來源:m.malaysiakini.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