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體運送血液的主要通道,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
如果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順暢地在血管內流動,輕則引起各種不適,重則危及生命。
而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
久不治療,斑塊越來越大,血管逐漸狹窄,當堵塞超過70%時,斑塊脫落就形成血栓,進而引發心肌梗塞、猝死。
人體從30歲以後,血管里的垃圾就開始變多了,如果你沒出現這6個癥狀,說明你的血管還算乾淨!
1、頸部的血管堵塞,可能導致腦竊血綜合征,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等。
2、上肢的血管堵塞,則會出現上肢的「間歇性跛行」,即幹活時手臂酸脹、沒力氣,走一會就會腿酸。
3、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如果發生了堵塞、狹窄,心臟供血就會受到限制,缺血嚴重便會產生胸痛。
4、水腫、尿量改變,提示腎動脈堵塞。腎動脈負責腎臟的血液供應,如果斑塊產生在腎動脈,就可能使腎臟動脈血液供應減少,
甚至影響腎功能,產生乏力、食慾下降、尿量改變、肢體水腫等癥狀。
5、腿上的血管堵塞,則會出現間歇性跛行以及腿部的麻木、發涼等;
6、疾病導致的血管堵塞,如沒有癥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6倍;
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學會五招,血管一通到底:
一、用泡豆水製作豆漿
把黃豆洗凈,浸泡10分鐘後,用泡豆水來製作豆漿。由於泡豆水中含有單寧和植酸,能降低血糖和血脂。
二、多攝入高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能夠調節血糖,有助預防糖尿病。
又可以減少消化過程對脂肪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防治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建議,每天攝入量為 40g-50g 為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菠菜、芹菜、玉蘭根、橘子等食物。
三、茶飲替換飲料
每天喝茶也能降血脂,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抗氧化,降低血脂,從而軟化血管。
另外,也可以用健康的花草茶來代飲,養生功效更佳!
取蒲公英 45g,桑葉 15g,混合製成蒲公英桑葉茶,每日代飲。
桑葉提取物具有較明顯的降低血脂的作用,桑葉中含有植物甾醇、黃酮及異黃酮。
可以抑制腸道內膽固醇的吸收,黃酮還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強化毛細血管,改善心臟及肝臟功能。
桑葉的利水作用既可以排尿,又可以排走細胞中多餘的水分。
同時將血液中過剩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排清,當血液中性脂肪減少時,貯存的脂肪就釋放出來。
桑葉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人體必需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
因此,桑葉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時,又能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出血。蒲公英水提取物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所以,二者搭配,降血脂效果加倍。
四、用握力球鍛煉
建議中老年人每天練習一下握力球,一次捏40次,能促進上肢血液循環、活動關節、增加心臟收縮力,防止血栓形成。
如果沒有握力球,也可以用核桃來代替。
五、規律作息
長期熬夜可能帶來心梗風險。熬夜時,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所以,一定要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每日睡眠保持在7小時左右,不宜過多和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