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窮,一刀富」,這句話從事玉石生意的人都體會頗深,這樣的故事幾乎天天發生。
玩了30多年玉的肖永明賺大了,重達18.6噸的毛料剝開後讓所有人咋舌,因為它竟然有23種顏色。肖永明5年前得到這塊毛料,外殼與普通石頭沒什麼兩樣。賭石,不僅考驗人的眼光,更離不開運氣的成分。
「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或者是玉或者就是石頭」,肖永明稱,一塊玉石同時出現這麼多種顏色,根本想不到,「沒聽過,更沒見過」。
他們花了3個月時間剝皮見心,顏色、質地、透明度、裂隙、雜質、塊度,考查玉石優劣的標準它都超出想像,「但再往裡探究,是什麼樣誰也不清楚」。
「3年了,現在只能說是半成品」,昨日,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孫立國對兩位參觀者說,整個雕件全部完成,還需要近一年時間。
30多平方米的車間,巨大的玉雕佔去了近一半空間,它高3米,長2.35米,寬1.3米,如此龐然大物將水泥地面壓壞多處。雕件有1米高的黑色石座,石座經浮雕、深雕等手法,更具古樸典雅。
雕件高大莊重,彷彿將人帶進紅樓夢那令人神往的藝術場景,殿宇亭台、樓閣迴廊、山坡崖窟,無不惟妙惟肖,展現官府園林風采;仕女名媛,風鬟霧鬢,綽約多姿,39位人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孫立國大師帶領三名弟子在這個車間里整整忙碌3年,再現了大觀園的繁華盛世景象。
「這種創作很艱苦,還需要我們幾人之間的默契配合」,孫立國稱,這塊玉包括紅、綠、藍、黃色等23種顏色,「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玉器的顏色和特點」。
原來18.6噸的毛料,精雕細琢後雕件目前僅剩七八噸左右,如此大的塊度,「拿著繡花針粗工具創作,僅刻畫一個人物形象就需要半個月時間」,工藝師夏玉金說。
肖永明和玉雕師經過多次探討,最後把雕件的主題定為「大觀園」,他覺得,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讓《大觀園》成了唯一」。
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俊的指點下,融入了更多南派的設計理念和雕刻技法,也常常抱著《紅樓夢》,揣摩人物特徵和了解歷史背景。
「玉、做工、藝術價值,三者和諧統一才能造就舉世聞名的傑作」,玉雕師說。
國家高級藝術品鑒定師任進強給予它更高的評價,稱《大觀園》巧奪天工,已經初具世界級雕件的雛形,它設計上宏偉而細膩,更採用南北結合的雕刻工藝,使之成為玉石的圖騰,並將其命名為《大觀園龐然山子雕件》。
該玉23種天然色彩與大觀園如夢如幻的意境相結合,彰顯玉石深厚的文化內涵。玉雕師稱花玉顏色變化無窮,必須根據顏色變化進行巧妙構思,設計造型,「俏色」應用最多的。
其中在創作《史湘雲醉臥芍藥園》過程中最為明顯,利用玉的棕紅色雕成芍藥花,後面露出綠色,正好雕刻人物史湘雲。
在雕刻賈母過程中,利用旁邊深色巧妙雕成龍頭拐杖,「雖然過程艱苦,但效果神奇」。
肖永明稱讚雕件質地細膩均勻,透明度高,完工之後光亮鑒人,「將入博物館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