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臺北2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在韓國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會促成韓國與朝鮮大和解,是否對當前兩岸關係有所啟發?台灣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泰順今天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蔡英文堅持意識形態,讓她無法在兩韓模式中得到啟發,想期待蔡英文向大陸遞出橄欖汁來解決兩岸之間的凍結狀況希望不大。
楊泰順上午應台灣競爭力論壇邀請,出席「蔡政府施政總檢討」首次民調發布記者會後,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
楊泰順表示,如果以蔡政府執政的情況來看,兩韓目前的模式應該是沒有太多的啟發,因為蔡英文完全是以她的意識形態,她強調「台獨」理念,以她過去的經驗來講,是有助於民進黨的鞏固,如果她在這方面做了一些鬆動,就很可能影響到她的執政基礎,所以兩韓的做法,對蔡政府的啟發性不是很足夠。
他指出,兩韓之所以會走到目前的形勢,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背景有很大的關聯,文在寅是朝鮮人,從小逃難到韓國,所以對朝鮮還有一些情感,有點像台灣的外省人,所以馬英九執政時,大家對兩岸之間溫和的發展就比較有期待,可是蔡政府是以「台灣獨立」為目的、蔡英文又是「兩國論」的原始發想者,所以要期待蔡英文向大陸遞出橄欖枝來解決兩岸之間的凍結狀況,希望不大。
他對中評社說,兩岸關係與朝韓的情勢也不能相比擬,雖然就軍力而言,韓國比較強,但兩邊的實力不會差距太大。可是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軍事實力差距非常懸殊。國際舞臺上,台灣的空間更是受限,反觀朝韓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所以在這情況下,如果希望大陸放棄統一的理想不可能,因為台灣這邊不談統一,而朝韓都是談統一的,所以朝韓模式沒辦法在台灣複製。
他強調,如果蔡英文現在改變她對兩岸政策上堅持的意識形態,就會變成她屈服了,不要說是她的支持者會批評她,就算不是她的支持者,也會批評說她果然屈服了,所以對蔡的策略來講,她也只有堅持到底了。
楊泰順分析,國際情勢的改變或是金融危機時間,其實是可以凝聚人民向心力,但月前M503航路事件為例,蔡政府確實想讓議題轉變成「國安」議題來凝聚支持,但她做了之後才發現很多地方她瞻前顧後,一是大陸已事先和國際民航組織取得理解,因此在國際民航上站得住腳,挺綠名嘴一直在找理由,但以大陸軍力已經今非昔比,而且兩岸都已經三通了,因此推論的理由都站不住腳,無法得到台灣民眾認同。
他表示,蔡政府一開始就把調性拉這麼高,所以不得不做一些事,但最後能做的也只能擱置大陸航空加班機的申請,這讓民眾感覺雷聲大雨點小,前面講這麼嚴重的「國安」問題,後來處置方法也不過是如此,後來大陸航空公司不申請加班機了,反讓蔡政府手足無措。
他指出,國際民航組織沒給蔡政府支援,美方也沒表現力挺台灣的動作,使得這議題不只沒強化民眾支持蔡政府的動機,也沒改變蔡政府低迷的支持,所以這事變成池塘裡的漣漪船過水無痕。
他說,從這事件就可以體會未來大陸在兩岸關係上會採取的做法,與2000年大陸企圖改變台灣人民的選擇的做法不會再出現,而是藉由國際組織的認同採取合理性的動作,大陸也不會發表太多言論,而是按國際慣例做該做的,例如M503航路本來就是國際間認可的航路,是台灣片面認為有安全受危脅。
楊泰順對中評社表示,大陸以前會顧慮台灣的感受,以後不會了,而且也不會做太多的恫嚇與威脅,就看臺灣如何回應。而台灣這次的作法不但對大陸沒影響,反而使台商返台的行程大受影響,讓蔡政府在政策上左支右絀,所以大陸將來溫水煮青蛙的措施,透過惠台措施慢慢收攏台灣民心,只要蔡政策作為失當,會立即失去民心,因此蔡政府這次對M503航路事件的處理模式,可以給決策者相當好的反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