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分鐘,因為一通電話,一位大學生8500令吉的存款與高等教育基金貸款都遭盜提!
(無拉港10日訊)大學生接獲詐騙電話,遭冒充的警官質疑洗黑錢,在急於表示清白下,
遵守指示提供銀行戶頭詳情讓對方檢查,結果短短10分鐘內,8500令吉的存款與高等教育基金貸款都遭盜提!
黃田志(中)希望藉著陳先生的案件,呼籲公眾冷靜面對詐騙來電。左為其助理陳志榮。
陳姓受害者(20歲)在去年12月15日接獲詐騙電話,當時對方表明是馬電訊職員,指事主要在彭亨申請新戶頭,
就得先關閉現今蕉賴9英里的戶頭,當受害者澄清沒做出申請後,有關職員就告知或許是資料被人盜用,並「好心」把電話駁接到警局。
鑑於受害者在事發前一個月曾遺失錢包,因此相信有關說法,並與「警員」瞭解詳情,當時對方就詢問事主是否到彭亨申請新銀行戶頭,
因為經檢查後發現新申請的網路服務,涉嫌網路賭博。
陳先生已針對本身的案件向警方報案。
受害者今日由無拉港區州議員黃田志陪同召開記者會,他說,在繼續和冒充警員對話下,對方更進一步詢問他是否有彭亨的銀行戶頭,用作洗黑錢。
「我極力否認,而對方就要檢查我在本地的銀行戶頭,以確認近月來沒有大數額的轉賬。」
他指出,當時為表清白就提供銀行戶頭和提款卡的密碼,事後更遵守對方的指示,開啟一個貼有警隊徽章的網頁,並待機在內。
他說,冒充警員的人士指檢查後沒有問題,但要他在未來3天不可把此事告訴他人,同時不要申請新銀行戶頭。
他坦言,在心想不妙下,上網檢查本身銀行戶頭,並在無法登入後就馬上到鄰近的銀行查詢,可惜已來不及阻止存款轉到他人戶頭。
黃田志認為,每筆網路轉賬進行時,銀行都會透過簡訊發出一次性密碼(OTP)給當事人,以確認相關交易,但受害者在當天卻沒收到簡訊。
他本身是在事發當天,接獲受害者的案件後,便馬上致函給有關銀行以要求解釋,但過了2個月都沒有消息。
他指出,現今會替受害者致函給金融仲裁庭,要求當局調查此事。
他呼籲公眾接獲有關銀行事務的來電,必須冷靜面對,必要時可到警局或銀行查詢。
他說,一般上,各服務領域是不會替事主把通電轉到警局,再者現在擁有類似手機程式,可把來電冒充成銀行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