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糖尿病不能吃糖?它比蔗糖甜,吃了卻能降糖降脂!

@ 2018-02-04

目前全球約有一億四千萬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三億人。專家稱,由於糖尿病起病隱匿,許多患者在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前不知道已患有糖尿病,典型症狀包括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易疲勞、煩躁、視覺模糊等。

糖尿病的四大徵兆

一、皮膚瘙癢難忍

皮膚瘙癢是糖尿病常見的前兆症狀,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血糖升高,尿糖隨之增多,[陰.道]內糖分增多,容易破壞[陰.道]酸鹼平衡,易於黴菌繁殖,導致[陰.道]感染。

糖尿病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血糖升高,使血漿和組織液處於高滲狀態,引起細胞內脫水、皮膚乾燥,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瘙癢感;

2.因營養代謝障礙,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神經末梢炎,引起神經敏感度增高,外界刺激如冷熱變化、衣服摩擦、飲酒食辣等均可誘發皮膚瘙癢;

3.血糖升高的同時減弱了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導致皮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毛囊炎、體股癬等疾病,引起皮膚瘙癢。

因此,當患者用盡各種脫敏藥物和外用擦劑,仍無法解決皮膚瘙癢的問題時,應檢查血糖,警惕是糖尿病所致。

二、能吃能喝體重反而減輕

當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的現象時,就該警惕是不是患了糖尿病。

多食:大量尿糖,糖分的流失導致人體缺乏能量,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引起食慾亢進、食量大增。另外,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使患者更易有飢餓感。有些患者每天甚至要吃五六頓飯,可仍找不到「飽」的感覺。

多飲:多尿的同時就會伴有水分丟失,引起細胞內脫水,從而刺激口渴中樞,出現口乾舌燥、煩渴多飲,從而導致飲水次數和飲水量的增加,此時人體急需補充水分。

多尿: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糖升高,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腎小球濾出後不能被腎小管完全重吸,從而導致滲透性利尿,出現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同時多尿導致多飲,多飲助長多尿。

體重下降:由於胰島素不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而靠加速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的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患者常出現體重下降、形體消瘦,引起疲憊無力、精神萎靡。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不能掉以輕心。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有些糖尿病早期患者不會出現這類情況,只伴有疲勞、餐前低血糖、皮膚瘙癢、性功能障礙、手足麻木等不適,也要特別警惕。

三、心慌手抖預示低血糖

這種情況稱為「餐前飢餓現象」,這是糖尿病前期的一個很重要的症狀,多見於體型胖的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糖尿病早期多種機制使得胰島素生理作用減弱,為了維持血糖正常,需要代償分泌大量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逐漸出現分泌胰島素的速度減慢,分泌高峰延遲,使本該在進食後10分鐘到半小時出現的高峰,後移到餐後2—3小時,因此導致餐後沒有足夠的胰島素控制血糖上升,而在下一餐前卻因胰島素過多造成低血糖。

四、手腳無力、手足麻木警惕神經病變

患者手腳常常伴有輕微的麻木或遲鈍,一般不會引起重視,以為是年齡增長導致的自然功能退化。糖尿病周圍神經痛會使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患者常常感到下肢麻木,像有小蟲在爬,並感到發熱,甚至像觸電一樣,或呈刺痛、灼痛、鑽鑿痛等劇痛,白天輕夜裏重。嚴重病人還會出現下肢潰瘍,出現經久不愈的糖尿病足。中老年人一旦發覺腿麻,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時到神經內科和內分泌科就診,明確診斷,儘早解除病痛。目前全球約有一億四千萬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三億人。專家稱,由於糖尿病起病隱匿,許多患者在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前不知道已患有糖尿病,典型症狀包括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易疲勞、煩躁、視力模糊等,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血糖是人體能量的來源,每個細胞的運作都需要借用血糖做能量。那麼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堅決不能吃糖和甜食?喜歡甜食的糖尿病患者該怎麼做到遠離含糖類食品,有效降血糖、降血脂呢?今天小編就來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保證血糖穩定,必須嚴格控制日常飲食,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飲食過量,減少脂質和糖分的攝入,多吃高纖維的、低糖食物,特別注意不要攝入過多含有大量果糖的水果。但是,這裏有一個例外--羅漢果,又名神仙果。

為什麼羅漢果果糖含量高,對於糖尿病患者卻有利呢?

羅漢果的果實和和葉均含有羅漢果三萜皂苷,還有大量的果糖、十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脂肪酸、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微量元素等。羅漢果皂苷作為羅漢果甜味劑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具有甜味的三萜烯葡萄糖苷,其配糖苷元是三萜烯醇。

原因一:藥食兩用,是糖的最佳替代品,也是糖尿病患者最佳代糖產品

羅漢果為衛生部首批公布的藥食兩用名貴中藥材,其所含羅漢果甜甙比蔗糖甜300倍,不產生熱量,是飲料、糖果行業的名貴原料,是蔗糖的最佳替代品。而羅漢果裡含有「萜配糖體」及少量果糖。由於小腸不會吸收萜配糖體,只會排除體外,故自然不會轉化為熱量,如果善加利用,它是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代糖產品,特別適合嗜甜又想減肥或必須控制糖份攝取量的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原因二:能夠加強胰島素的分泌

羅漢果能加強胰臟機能,幫助胰島素分泌,而其所含的維生素 E 能加強細胞膜的滲透,更有助胰島素的分泌,所以專家認為羅漢果是糖尿病患者的恩物,堪稱果中奇品。

原因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1977 年開始載入《中國藥典》,以果入藥,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潤肺、益肝、生津、消渴、止咳、祛痰、潤腸、通便、抑制哮喘及降血壓等 12 種以上的保健功效。日本學者在它身上還發現大量抗氧化物質,民間煲湯喜添此物而風味特佳,在東南亞市場上被譽為「中華神果」而倍受青睞。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羅漢果是一種防治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的果品,羅漢果中含有豐富的糖甙,具有降血糖作用,可輔助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症。所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改善糖代謝,有助於控制血糖。

羅漢果雖然較蔗糖甜300倍,含有大量的果糖,但是甜度高、熱量低,卻是最理想的糖的替代品。它是天然甜味劑,是糖尿病患者的天賜神果,可輔助糖尿病患者降血糖、降血脂,治療糖尿病,可見神仙果甜而健康,甜而有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