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首飛以來,美國的F22已經獨霸藍天20年了。但如今看到隱身、超巡、機動性和自己猛禽不相上下,甚至載彈量、航程還更強的殲20後,美國人後悔了,他們抱怨,他們說本應該擁有和殲20一樣好的飛機。的確,美國人在當年本可以挑選綜合性能更先進的另一種飛機YF23。
菱形雙翼、更強的隱身、更快的速度,在1991年的那一場隱身飛機世紀大對決中YF23本應該取勝。但是誰都沒想到的是,它還是眾望所歸的輸給YF22了。第四代戰鬥機設計根本要求就是隱身和超音速巡航,YF23的隱身更強,而且飛得也夠快,航程還更遠,那為什麼會落選呢。難倒太先進也有錯麼?
其實YF23的設計方輸在沒有摸清當時美國空軍最大的恐懼和擔憂是什麼,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公司都忘記了美國空軍在越戰時期的慘痛經歷。1960年代的越戰期間,裝備先進雷達卻不帶機炮的F4戰鬥機慘遭越南小巧玲瓏、機動靈活的殲6戰機的無情摧殘。痛定思痛之後,美國空軍總結出一條規律,那就是機動性差就要挨打,所以後來他們開發的F15、F16這兩種戰鬥機都具有良好的機動性。
在YF22和YF23這兩款飛機競標時候,當YF22在美國空軍面前以60度大攻角飛行和乾脆俐落的9G轉彎顯示出強大的機動性後,一下子就把美國空軍的心抓住了。但等YF22轉正成為F22後,美國空軍卻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有些後悔了,現在F22要在幅員遼闊的亞太地區作戰,腿有點短,航程不夠了,得經常要上加油機。
而現在又增加了航程、載彈量更大的殲20這個潛在對手,所以也不怪今天的美國空軍發出「要是YF23在,會好很多」的感歎了。因為機動性,放棄YF23。問題就是這麼簡單?在虎哥看來恐怕更大的還是當年美國人對於狗鬥的執著吧,畢竟越戰時期沒有機炮的F4被殲6虐得不要太爽啊。
但現在這種重視狗鬥、過分強調機動性的論調早已經落伍了,當年的狗鬥戰法更大程度只是一種時代的無奈。雷達弱、導彈差、沒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第一、二代戰機你不狗鬥,空戰還怎麼打。但現在在這種超視距空戰時代,你還要玩狗鬥。那真是太傻。四代隱身戰機明明有能力在數十公里距離上終結對手,卻還依然執著地減速進入狗鬥,是有病嗎?
未來空戰是隱身+智慧化網路平臺作戰,傳統的視距內狗鬥已經被淘汰,能不狗鬥就不狗鬥,狗鬥的機率幾乎為零。別說是未來狗鬥的機率基本為0,就是當時重新加裝了機炮後的F4在隨後空戰中也沒有任何用機炮擊落敵機的戰例。更重要的一個事實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整個世界就都沒有發生過使用機炮擊落敵機的戰例。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