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件小事,做對了提高寶寶智力

@ 2018-01-29

 

會玩、愛問的爸爸媽媽能讓寶寶更喜歡動腦,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小技巧不但有意思還能幫助寶寶動腦筋。

增強與人交往能力

與人打招呼

教孩子向遇到的熟人打招呼,向他們問好,從嬰兒期就可以訓練了。打招呼的時候教孩子用不同的禮貌稱呼,如「叔叔,阿姨,奶奶」等,還要教孩子使用禮貌的招呼用語如「您好」。但是要遵從寶寶的意願,開始孩子不願意打招呼,不要說「真沒禮貌」這樣的話,你可以先與熟人聊一會天,讓寶寶放下戒備心,臨走從一句「再見」開始。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可以從招手的手勢開始。

經常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家做客

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要挑選一下做客的對象。到有小孩子的人家去做客,能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能培養孩子合群及合作的意識,這時不要過多干涉寶寶之間的遊戲,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讓孩子進行自我介紹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讓孩子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不必說得太多,如果孩子害羞,只要介紹一下姓名、年齡就可以了,這既能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但開始時不要強迫,可以在家多練習。

讓孩子來幫忙

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自己有困難,讓孩子來幫一下忙,如幫忙拿一下正在響的手機。通過幫忙,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務及服務他人的意識。父母的幫忙請求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能訓練他最初的合作性,對他的人際交往有好處。

讓寶寶去問路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上街,孩子會走路,說話不錯的時候,媽媽要鼓勵寶寶去問路,這可以提升他的人際交往能力。

提升空間智能

認方向

從嬰兒期,就可以每天教孩子注意認路、辨別方向,記住家附近的標誌性建築等。尤其到十字路口等複雜地形,可讓孩子觀察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向。這可提升孩子的空間智能,讓孩子熟悉道路。

辨認東南西北

教孩子利用周圍景觀來認路,例如用陽台、樹葉方向、路牌等等來幫助辨認東南西北,對孩子方向感的訓練很有幫助。在現今紛亂的社會,早早學會這兩條能力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

給寶寶下指令

媽媽可以讓寶寶做個小幫手,給他適當地下指令,如「幫媽媽去拿放在裡面的那罐牛奶」,或指示他「看看你的背後」、「往左邊一點」等。對寶寶說話,媽媽要多用以下字眼:在裡面、上面、下面、前面、後面、最上面、最下面等等,可以配合手勢,能提升寶寶的空間感。

觀察樹葉的變化

季節交替,尤其是現在的秋天,植物的變化最明顯。生活中,可以觀察樹葉一年四季的變化,讓寶寶了解季節的概念,可以多觀察同一顆樹。

學名稱、認識沿途景物

在行車路上,指著路上的街道、車站、建築物,告訴孩子它們各自的名稱、建造年代。可增長孩子的知識。

可讓孩子觀察沿途的自然景觀並向孩子作介紹,告訴他各種景觀的名稱、特點、功用、季節變化等,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鍛鍊說話能力

讓孩子形容他最喜歡的動畫角色

孩子對自己喜歡的角色印象一定很深刻,比如托馬斯、朵拉等等。可以讓孩子形容給媽媽聽,他喜歡的角色長得什麼樣,是一個小火車,還是一個小女孩,她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等等。這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邊走路邊唱兒歌

父母帶孩子走在路上時,有許多增加孩子知識的機會,可以給孩子唱一些形象生動的兒歌,有利於孩子的語言智能。

描述物品特點

媽媽可以拿著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物品,為他描述這個物品的一個或多個特點,如談談它的顏色(是草地般的綠色),或是它的形狀和大小(小圓球),數量的多寡(兩個桔子),或是它的質地(柔軟的或是硬的),或描述它的聲音(電視的聲音很大,很吵)。也可以讓寶寶試著描述一下這個物品的特點。

寶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運用語言和組織語言,他的語言智能也就能得到提高。

一起決定買什麼

在購物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正在挑選麵包,你可以和寶寶討論一下你的想法,也讓寶寶說說他的想法,他一定會說為什麼要買這個麵包,也許是樣子好看,也許是聞起來很香等等。最後做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決定,寶寶在發表他的意見的同時,大大提升了他的邏輯智能和語言智能。

培養音樂智能

唱歌

讓孩子多唱兒歌,能調動孩子的情緒,讓他單獨唱,有助於培養興趣。

聽著輕鬆歡快的音樂幫媽媽做家務

你是不是每周都進行一次全家大掃除呢?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一邊大掃除,一邊聽歡快的音樂。讓寶寶覺得做家務也是一件有趣而值得參與的事。

訓練觀察力和記憶力

辨認蔬菜

讓孩子辨認青菜、菠菜等蔬菜,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各自的特徵,能提升孩子的自然觀察能力。

觀察菜的顏色變化

在媽媽做飯時,讓孩子練習判斷菜什麼時候熟了,找一找生菜和熟菜顏色上的不同,可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

觀察做菜的順序

媽媽做菜時,讓寶寶在旁邊仔細觀察媽媽做菜的工序,媽媽在做每一道工序時都進行講解。做好之後,讓他說出某一道菜的步驟,如做芹菜炒肉絲時是先炒肉絲還是先炒芹菜等,這樣能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增長孩子的生活常識。

介紹營養價值

在陪寶寶吃飯時,父母先說每道菜的營養價值,接著看孩子能記住多少,既增長了知識,又訓練了記憶力。

說出玩具的顏色

可以讓孩子先說出某件玩具的顏色,然後再說出哪些玩具顏色一樣,這可以教孩子認識顏色,還能培養孩子視覺分辨力和觀察能力。

教孩子找出相同材質的玩具

可以教孩子把不同材質的玩具放在一起,比如有的是塑料玩具,有的是毛絨玩具,還有的是木頭做的玩具等等。這可以培養孩子的觸覺感知力和視覺分辨力,讓孩子學會分類。

辨認顏色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機會,讓孩子學習辨認各種顏色。如葉子的顏色,有綠色的,也有黃色的,還可以問問寶寶「我們家裡有哪些東西是黑色的,哪些又是紅色的」等等。室外還有許多花草顏色各異,可以教寶寶分辨花的種類和色彩。

在辨認顏色的過程中,寶寶的視覺智能不斷地受到刺激,充分發揮他的視覺能力,培養他的辨別和觀察能力。爸媽在他進行顏色辨認時儘量不要加以暗示,要讓寶寶自己去觀察身邊的東西,認出所要尋找的視覺對象。

辨認聲音

帶寶寶到室外環境時,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注意聽某種聲音。例如動物的叫聲、溪流的水聲、風聲和雷聲,都可以用來提升寶寶的聽覺能力。

我們生活的城市裡還有許多聲音,如:機車啟動,汽車按喇叭,消防車的長鳴,蓋高樓的敲擊聲等等,都可以用來刺激寶寶的聽覺。在寶寶對這些聲音有了記憶之後,可以讓他聽到聲音後馬上辨認。

通過刺激寶寶的聽覺會讓他的感覺更敏銳,變得更機靈。

觸物猜名

在室外活動時,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室外遇到的各種材質、形狀、大小等都不同的東西提升寶寶的觸覺能力。

先讓寶寶把手放到背後掌心朝上,家長把撿到的各種小東西放到寶寶的掌心上,讓他先形容一下手中的東西觸摸起來的感覺,然後再說出他猜到的答案。例如寶寶可以觸摸家長放在他手中的鵝卵石,說:「我摸到一個硬硬的、滑滑的、冰冰的、重重的東西,覺得好像是一塊石頭。」然後讓寶寶拿到面前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提高邏輯性

數數樓梯的台階

上下樓梯會讓孩子感到疲倦而無味,但倘若這時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不僅能讓寶寶智能有所提升,而且寶寶吵鬧著要大人抱自己上樓梯的狀況也將會大大減少。

可帶領孩子一級台階一級台階、一層一層地數數樓梯的階數,在不知不覺攀爬樓梯的過程中,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也會有所提高。

數門牌

在回家的路上,還可以指導孩子數門牌號碼,分清哪邊是偶數,哪邊是奇數,能強化孩子的數字概念,對提升數學邏輯智能很有幫助。

和孩子一起數玩具

每次玩完玩具,要讓孩子和自己一起把玩具收拾好。

最開始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大聲數玩具,數完一件放好一件。孩子通過模仿就能知道數數的順序,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數和放玩具了。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看商品標價

逛超市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和孩子一起看看商品的標籤,讓孩子知道每樣商品都有它的標價。然後再和孩子算一算,買兩件要多少錢,媽媽有10元錢,夠買幾樣……孩子一開始很難理解,但隨著數學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一定能讓你驚喜。

增減衣物學數學

天氣暖和了,衣服要減少,冬天天氣冷,衣服要相應地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數衣服的件數,夏天穿單衣1件,秋天穿內衣+毛衣+外套共3件,冬天穿內衣+毛衣+外套+防寒服共4件。

寶寶在此過程中就會把天氣冷和要保暖及穿厚衣服,天氣熱和要涼快及穿薄衣服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從具體的生活經驗中提升本體感覺,認識自然。

在穿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系紐扣,從上往下系,或是從下往上系,讓寶寶的數學邏輯智能得到提升。

考推理

你和寶寶準備一起吃早點了,但還沒有把碗蓋子掀開,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

增強內省智能

故意說錯一件事情

與孩子談心時,故意說錯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說錯一個故事,例如今天艷陽高照,而你卻說今天天氣不好,看孩子的反應,這樣能提升孩子的內省智能、邏輯智能。

表達心情

全家人在一起聊天,突然讓孩子判斷家裡其他人是不是高興,高興的程度如何;或者講一個故事,讓孩子練習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以提升孩子的內省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