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楊門女將,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莫過於穆桂英。 無論是歷史小說還是評書、戲曲, 這個人物都是楊門女將的主角。 在這些文藝作品當中, 有關穆桂英的身世都基本一致。
在這些文藝作品當中, 穆桂英她本是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 智勇雙全。 為攻破遼國的天門陣, 楊宗保來到穆柯寨借降龍木, 結果與穆桂英成親。 此後穆桂英率領楊門女將屢次擊敗遼國, 成了楊門女將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
穆桂英這個藝術形象在歷史上有沒有原型人物、這一形象又是何時出現在文藝作品當中, 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 穆桂英這個人物不僅不是個歷史人物, 她在文藝作品中的出現時間也是楊門女將中最晚的之一。
否定穆桂英是個歷史人物,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便是文藝作品中她的丈夫楊宗保也僅僅是個虛構的藝術形象。 在真實的歷史當中, 楊延昭的兒子中並沒有楊宗保這個人。 沒有了楊宗保, 自然也就沒有了穆桂英。 同時, 在歷史典籍當中也毫無有關穆桂英的記載。
至於後來在一些地方誌中出現的穆桂英, 都是在有關楊門女將故事風靡華夏之後出現的, 可以負責任地說, 這些地方誌的內容並無史學價值, 將其當成民間故事倒是非常合適。
穆桂英的故事從何時開始出現呢?從現存的資料來看, 在楊門女將故事形成、發展、演變的宋元時期, 這個人物形象並不存在。 宋元雜劇中第一個出現的楊門女將人物是佘太君、長國姑, 這一點可以從最早出現的楊家將雜劇《謝金吾詐拆清風府》、《昊天塔孟良盜骨》及《楊六郎私下三關》當中可以得到體現。
最早出現穆桂英這個人物的作品, 是明代無名氏所著的《楊家府演義》。 不過, 這個人物並不叫「穆桂英」, 而是叫「木桂英」。 該書第五卷是這樣介紹的:「卻說木閣寨主, 號定天王, 名木羽。 有一女名木金花, 又名木桂英。 生有勇力, 曾遇神女傳授神箭飛刀, 百發百中。 」
穆桂英這個名字的最終定型, 則是出現在稍晚於《楊家府演義》的另一部楊家將歷史小說《楊家將傳》當中。 該書第三十五回載:「孟良即辭五郎,
徑望穆柯寨來。 恰遇寨主, 乃定天王穆羽之女, 小名穆金花, 別名穆桂英, 生有勇力, 箭藝極精, 曾遇神授三口飛刀, 百發百中。 」
由此可見, 自《楊家將傳》問世後, 穆桂英這個名字才定型, 經過數百年間民間傳說、評書、戲曲的發展和演變, 這個人物才超越佘太君, 成為楊門女將的最耀眼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