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呱呱墜地,新爸媽看在眼裡,愛在心裡。
可是,緊隨著無邊幸福感同時到來的,卻是傷透腦筋,剛當上父母的新爸爸、新媽媽,沒有很多的經驗,難免會有些慌亂,在照顧寶寶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在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八條新手爸媽容易犯的一些錯誤,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錯誤一:和媽媽同床便於照顧
很多的中國媽媽喜歡與新生兒同床共枕,緣於兩點原因:1.覺得這樣方便夜裡照顧,媽媽不用起身就可以母乳,可謂是隨叫隨到;2.覺得小嬰兒需要百般呵護,剛出生睡覺就離開媽媽的懷抱很不人道。其實不然,新生兒與媽媽同床可是危險多多,因為小朋友自主活動意識還比較弱,媽媽母乳時萬一睡著了,很容易造成新生兒呼吸不暢而窒息;再者之,新媽媽一般都會是身疲力竭,晚上睡覺可能睡得比較沉,一個翻身不小心,就可能有壓著小朋友的危險。
錯誤二:吃母乳的寶寶按時餵養
對於吃母乳的新生寶寶來說,醫生會建議每2個小時喂一次奶,但是這裡是指平均2個小時喂一次,實際上現在,國際普遍都提倡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按需餵養,並不是說新手媽媽應該嚴格按照2小時喂一次的頻率餵奶,即寶寶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喂,不需要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餵奶。
因為吃母乳的寶寶,你是無法跟吃奶粉的寶寶一樣可以知道吃了多少,有時候不到1個小時就哭鬧著吃奶,有時候2個多小時都不吃奶。
錯誤三:晚上叫醒寶寶餵奶
晚上應不應該叫寶寶起來吃奶是很多媽媽困惑的問題。有的媽媽認為一個晚上時間太長,寶寶不吃奶就會餓,因此晚上寶寶睡得正香的時候會叫醒寶寶餵奶。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其實我們大人白天吃飯,晚上不用吃飯,寶寶也是一樣的,白天吃奶的頻率較高,但是到了晚上可能四五個小時都不吃奶。夜晚良好的睡眠對寶寶的發育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寶寶自己餓醒要吃奶,而是媽媽叫醒寶寶吃奶的話,就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導致寶寶哭鬧不止等不良後果。但是,患有黃疸的新生寶寶除外。
錯誤四:對新生兒發燒表示淡定
新爸媽很容易忽略小寶寶的「低燒」,想著「不嚴重」,可能會好。
注意!寶寶月齡小於等於三個月時,若肛溫達到或超過 38 ℃,就有必要前往醫院急診,哪怕沒有表現出其它明顯異常。
因為,在這一生命階段的新生兒,發燒有可能是反映嚴重疾患的唯一症狀,而此時寶寶的免疫系統完全沒有建立,很多類型的感染都無力抵抗。
錯誤五:睡眠環境越安靜越好
也許成人睡覺或休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才可以真正放鬆下來,但對於小嬰兒來說,這點並不實用。新生兒睡覺的背景環境是越吵越好,越吵他們睡得越香,其實爸爸媽媽想一想便不難理解,在媽媽肚子裡生活了九個月之久,雖說聽力系統是在後期才發展成熟起來的,但小朋友們早已習慣了媽媽肚子裡血液流動、心臟跳動、以及其它一切的嘈雜之音,離開媽媽的肚子,突然將他們置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是誰也不會適應啊?因此小嬰兒睡覺之時,爸爸媽媽們真的不必躡手躡腳地什麼都不敢做,放心大膽地該做啥做啥吧,而且如果可以來點背景音樂就再好不過了。自小的睡眠就無需處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還更有利於小朋友後期的睡眠習慣與睡眠品質。
錯誤六:給寶寶用枕頭
專家指出,嬰幼兒不需要用枕頭。寶寶2周歲之前,平躺時身體與頭部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而成人則是頭部低於身體,如果用枕頭,不管多薄,頭部都將高於身體,給寶寶的骨骼發育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給寶寶蓋被子時,被子不能超過寶寶脖子的高度,以免被子蓋住寶寶的嘴和鼻子,發生窒息。
錯誤七:每天給寶寶洗澡
很多父母來認為,每天給寶寶洗澡是講衛生的好習慣,使寶寶皮膚遠離細菌危害。但是專家的說法是,小寶寶是很乾淨的,並不需要每天洗澡,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寶寶出汗多一些,也不用每天都洗澡。因為新生寶寶的皮膚很嬌嫩,經常洗澡會把皮脂、汗液等物質洗掉,皮膚失去保護膜,變得乾燥而且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錯誤八:寶寶一哭就餵奶或者抱他
寶寶哭鬧是新手爸媽最棘手的問題,很多新手爸媽會認為,寶寶一哭就是想吃或者想讓爸爸媽媽抱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剛出生的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寶寶餓了會哭,睏了會哭,尿尿或者拉臭臭之後會哭,想讓媽媽抱也會哭……此外,寶寶哭鬧時候也是一種自我娛樂的方式,一種自我鍛煉的方式。因此,寶寶哭泣的原因有很多種,新手爸媽一定要先判斷寶寶哭泣的原因再行動,不要一味地給他餵奶或者抱他。
這些易犯的錯誤都是我從自身經驗和學來的育兒知識中總結出來的。雖然每個寶寶都是與眾不同的,在育兒的道路上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爸爸媽媽們應該具備基本的育兒常識,以免犯錯誤、走彎路,耽誤了寶寶的最佳成長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