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膩的阿米爾·汗,印度神片的十大套路

@ 2018-01-21

阿米爾·汗新片《神秘巨星》試圖複製《摔跤吧!爸爸》的成功。

文/箋語

讀懂印度電影,必先讀懂「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最近又有新片上映了——《神秘巨星》,早前點映時就收割了好評無數,連胃口刁鑽的豆友也給出8分的好成績,成功邁入豆瓣神片的行列。

其實,如果沒有阿米爾·汗的偶像濾鏡,《神秘巨星》的劇情和任何青春勵志片沒有太大的差別。

《神秘巨星》和《摔跤吧!爸爸》的套路一樣,都是從自帶熱度的女性話題切入:擁有一技之長的平民女孩,歷經艱難險阻,從而走上人生巔峰的爛俗故事,即便是改名為《歌唱吧!媽媽》也毫不違和。

如果說特技、耍寶和尬舞是初代印度片的標準配置,那麼這些年來讓中國觀眾大呼「過癮」的治癒系印度劇情片,同樣也包裝了很多阿米爾·汗式的電影套路。

《摔跤吧!爸爸》劇照。

引進印度片,必須神翻譯

電影自詡站在娛樂圈食物鏈的頂端,總是熱衷於在取名上掉書袋,和家長里短的肥皂劇們劃清界限。國內賀歲片經常取一個與內容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只是為了諧音的好兆頭,分分鐘逼死正常人。

印度片方在玩文字遊戲上就懶惰多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原名直接用3Idiots(三個傻瓜)為自己代言,《摔跤吧!爸爸》直譯過來成了摔跤比賽(Wrestling Competition),樸實得就像劇本里隨意截取的欄位。

如果沒有引進方的神翻譯,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估計會相當慘澹。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名直譯就叫「三個笨蛋」。

人物公式化,劇情瑪麗蘇

比起「毫不走心」的原名,公式化的人物搭配才是部分觀眾愛不起的關鍵所在。為了拉攏基數最龐大的搬磚群眾,印度製片人也常懷瑪麗蘇之心。

在印度電影里,主角們往往出身底層,但卻完全不屬於普通人的陣營,因為他們一定擁有一項顛倒眾生的技能或者美德。更讓普通人羨嫉恨的是,他們一定會遇到一位慧眼識珠的伯樂,這個伯樂常常被設定為過氣愛豆,比如《摔跤吧!爸爸》里人老心未老的摔跤冠軍,比如《神秘巨星》里的中年油膩音樂浪人。

巧合的是,這個伯樂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爸爸、同學或者鄰居,壓根不用像金庸群俠那樣去山洞裡找秘籍。

《我的個神吶》劇照。

臉譜化的路人甲乙丙

刀刀見肉的印度劇情片,不僅肩負著揭露社會傷疤的主業,偶爾也要黑一黑公務員。而這些配角,一律擁有符合大眾想像的臉譜。

《我的個神吶》中阿米爾·汗扮演不知曉人間事的小神仙,在初初下凡還不知道錢為何物時,就通過身穿警察制服、商販主動免單的黑色幽默,給了印度公職人員一記響亮的耳光。而《摔跤吧!爸爸》中,爸爸放下驕傲向體育局官員申請經費,也遭遇了無賴的嘲諷和驅逐。

除了臉譜化的公務員,給主人公使絆子的反派們也都使用了雷同的招數,默契得像是同一個惡人學校畢業的。

飛機起落架無法打開,男主角用雙手雙腳把它撐住,相當於扛著一輛飛機,使它安全著陸。

無處不在的開掛技能

在以開掛聞名的印度,人人都像是特技師附體,高手全在民間。

早年的寶萊塢電影對開掛的迷戀可以說是近乎入魔,鼻孔接子彈、汽車撞飛機、赤手空拳扛著飛機進行軟著陸,只有印度人民想不到,沒有印度人民做不到。

如今這等殺馬特的浮誇特技已經過時了,可這並不妨礙主角們繼續行使開掛技能,逢凶必化吉,想做什麼全世界都會為之讓路,而成功道路上的攔路小丑,最終甚至會站起來為他們的勝利鼓掌。

他們只需要瞅准目標向前衝刺,就會有不斷檔的外援來幫他們清掃障礙。這是所有勵志片都逃不掉的套路:比起現實,電影中的人生總要容易得多。

在印度神片中,雞湯必須有。

灌不完的燙雞湯

攔路的反派們告訴你世界很殘酷,負責傳播正能量的主演們告訴你,世界很殘酷,而你要去改變它。這是一項沒有主角光環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沒有金句王屬性的路人一遍遍熬煮雞湯催眠,觀眾們可能壓根無法投入其中,接受治癒。

《美好的人生》中,媽媽用「25歲之前結婚,可以把離婚率降低百分之五十」的理由對女主凱拉進行催婚,而凱拉則回應:「如果一輩子都不結婚,那麼百分百不會離婚。」

這就是印度電影里的雞湯台詞,它從不以高談闊論、聲嘶力竭的形式出場,而是藏在平實生活的對話中。不需要背景音樂的作陪,也不需要長鏡頭的鋪墊,可它就是能把你燙醒,讓你如坐針氈,恨不得立馬作出改變。

《自殺現場直播》劇照。

笑點與淚點的奇妙混搭

雞湯太多,總有幾句會讓人淚如雨下。而比起催淚,印度電影似乎更擅長讓人笑中帶淚。

在電影里自黑,印度表現得比美國還要兇猛。《自殺現場直播》里就用諸如「我們國家70%的人都在野外大便,這是個大好的賣點」的自黑帶起過N波笑點。

印度演員大概在拿到上崗證之前都進行過顏藝集訓,所以每一個人都毫無偶像包袱,隨時隨地都能釋放出如同行走表情包般的諧星屬性,配合簡單粗暴接地氣的台詞服用,「笑」果可謂一流。

家庭是印度電影的最大主題之一。

繞不開的家庭和夢想

不知道印度的編劇們是不是都聽過汪峰,但每一部必談夢想的調性倒是深得「搖滾教父」的真傳。

「擁有夢想是最基本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沒有夢想一切都會失去意義。」《神秘巨星》中的這句台詞用來總結其他電影也妥妥的,勵志指數五顆星。

除了「夢想」這種超高頻出鏡詞彙,「家庭」也是印度電影繞不過去的關鍵詞。專橫的父親可以是毀滅者,也可以是造夢人;而母親則是共享同一屬性,忍耐力和包容性都開到最大就對了。

在《摔跤吧!爸爸》中,為了讓女兒擺脫早嫁的命運,阿米爾·汗逼迫女兒練摔跤。

無處不在的平權教育

印度的階層固化嚴重,窮人和富人之間,男人和女人之間,處處存在無形的牆,大概只有投胎才能最快地突破階層。

現實中不可觸碰的高牆,便在電影中給予重擊。即便印度電影的主題包羅萬象極盡混搭之能,其中最擲地有聲的,還是平權問題。

《摔跤吧!爸爸》中姐妹倆剪去長發被逼迫著像男人一樣去戰鬥;《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一無所有的傑瑪最終用知識換來了財富和尊重;《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窮學生如果沒有遇上三頭六臂的男主角,很可能就上不起學了。

雖然平權很有正能量,但看得多了,也會被套路住。

在印度,女性要有自己的事業和愛好並不容易。

嘮不完的社會嗑

放棄尬舞后的印度電影開始嘮起了社會嗑,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折射出的社會現實,才能讓印度之外的看客們於我心有戚戚焉。

文化差異?不存在,畢竟家庭暴力、性別歧視、資源配比不均衡等等問題,全球通用指數比美元還要高。《起跑線》中為了孩子上學問題而裝富扮窮瞎折騰的父母,一定能讓五環之外為了學區房焦頭爛額的北京群眾深感共鳴。

揭露社會的瘡疤,不是無腦黑,而是愛這土地愛得太過深沉。誠如電影《芭薩提的顏色》所言:沒有國家是完美的,只能盡力讓它變得更美好。

在《神秘巨星》中,阿米爾·汗依然是一個救世主般的人物。

看不膩的阿米爾·汗

「我想去治癒大眾。」這是活在神片中的男人——阿米爾·汗如此敢演敢拍的原因之一。銀幕里,他是手撕教授的大學生,是痛斥女卑男尊的狼爸,在他的字典里,沒有不能diss的禁區。勇敢和正義,讓這位身高僅為168cm的大叔瞬間擁有了兩米二的氣場。

除了在針扎現實的電影里轉場,阿米爾·汗還有一檔「用事實說話」的熱門訪談傍身,從種姓制度到家暴現象,每期都是辛辣十足的話題,也難怪阿米爾·汗能為印度神片代言。

不過在印度女記者蒂普迪看來,阿米爾·汗只是一個營銷高手,因為他深知什麼套路受群眾歡迎,更深諳兜售電影的藝術。更重要的是,阿米爾·汗只接那種「讓他看起來像一位天皇巨星,其他角色看起來就像螞蟻一樣」的劇本。這才是「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最大的套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