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紐西蘭總理宣布懷孕,伴侶將做全職爸爸!換成你怎麼選擇?

@ 2018-01-21

 

80後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18日發推文(Twitter)稱自己已經懷孕,6月升級做媽媽。她在推文中提到,自己只休息6周產假,她的伴侶克拉克(Clark)將會成為全職爸爸。全職在家做做家務、看看孩子不再只是妻子們的專利了,許多男人正在紛紛加入這一角色的扮演。

在美國和歐洲,全職爸爸相當普遍,公共場合隨處可見抱著孩子的年輕爸爸,甚至在一些會議上也能看到媽媽專心開會、爸爸哄孩子的現象。

幾年前,「臉譜」上有一段全職爸爸用「彩虹糖」創意實驗哄逗兒子的視頻迅速躥紅,幾天內點擊量便超過3100萬次。

這位全職爸爸名叫塞奇(Sergei),來自英國倫敦,經常想出一些有趣的實驗逗兒子開心。這一次他為兒子做了一個「七彩」實驗,驗證了彩虹糖的廣告語「遇上彩虹,吃定彩虹」。視頻中,塞奇指導兒子將彩虹糖均勻地擺在盤子邊緣,然後在盤子中間倒上熱水,這時糖果上的顏色脫落,開始向盤子中心移動,最終彙集在一起,十分有趣。

塞奇在平日裡經常會為自己的兩個孩子做些小實驗,他說:「我很喜歡陪孩子一起做些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如陪他們做些有趣的小實驗和簡單的手工藝品等,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全職爸爸的優點:

1、男性在子女教育的許多方面的作用是女性難以取代的。科學研究發現,寶寶和父親在一起的機會越多,時間越長,智力也就越發達,同時從小就可培養勇敢、大氣的性格,是因為爸爸通常以完全不同於媽媽的教養方式和態度對待自己的寶寶。

2、媽媽的遊戲方式經常是靜止的、較保守的,而爸爸的遊戲方式卻是動態的、富有創造性的。而且父愛的功能則更主要地表現在教會寶寶怎樣應付和解決遇到的各種人生問題,使寶寶的意志和智慧得到最佳發展。

3、爸爸參與育兒不僅需要妻子和親屬的支持,更需要各種社會組織、職場、社區乃至政府社會政策的支持。目前爸爸相關角色的專業訓練相當缺乏,一些相關培訓的對象往往以女性為主。

4、最適合當「全職爸爸」的無疑是那些從事藝術類工作或自由職業的男人。一方面他們有大量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管理家庭的各種事務,以減輕妻子的負擔。另一方面則是體面的工作和寬鬆的收入狀態,讓他們免去「吃軟飯」之嫌,可以從容地當個「全職爸爸」。

七零後、八零後還記得我們童年神劇《成長的煩惱》嗎?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一個家庭是可以有顛覆中國人價值觀的「男主內,女主外」分工,全職爸爸和職場媽媽的搭配一樣融洽精彩!

當然,劇中的爸爸並非無經濟收入的全職爸爸,他屬於我們剛剛說的第4項——自由職業者,傑森·西佛是一位精神病醫生。

社會學者認為目前「全職爸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能不能有充分的自我認同和平和的心態。對於男子來說,往往在內心當中隱藏著較強的成就動機,他選擇當「全職爸爸」,也就很難贏得他人的讚許。那麼他能不能心甘情願地當好這一職責,能不能有充分穩定的自我價值的認同感,也是擺在「全職爸爸」面前的一個課題。

「全職爸爸」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革,也是父親參與、重視家庭教育的體現。一項從上海社科院傳出的調查報告出人意料地顯示,對滬上742戶全職父母家庭進行的調查中,全職爸爸的比例竟然占整個父親樣本的14%。

我們不否定,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全職在家,但是我們又無法迴避《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全職在家與拼殺職場後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全職爸爸或是媽媽家庭的穩固度一直飽受詬病。

所以,在現有意識形態下,我更建議大家選擇做自由職業者或者短暫失業模式,不要徹底失業,更不要徹底失去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