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當媽,想不發脾氣,做到這3點就夠了!

@ 2018-01-16

導讀:情緒失控帶來的惡果,我們見得還少嗎?也許你會說我天生脾氣暴,改不了,其實是你不知道發脾氣的真正根源!會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當媽,想不發脾氣,做到這3點就夠了!

一個人,情緒失控會招來什麼後果?卡耐基說:情緒失控,等同於魔鬼出現,它可以瞬間毀掉一切美好的東西。就像前不久說的,一名兩歲男童和媽媽鬧彆扭,被媽媽撇下後僅30秒,便被一輛小車撞倒並捲入車底……這就是魔鬼之舉。當這位媽媽在車流往來中撇下孩子的那一刻,我猜她腦中出現的多半是魔鬼的影子。看,一個人在情緒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自製力,就可能變成一輛失控的汽車,不但車毀人亡,還會傷及無辜。或許,有媽媽會說:我天生脾氣爆,改不了!別急,你可能還不知道,問題的根源並非全在這裡。

照顧好身體的狀態。

很多在職媽媽,在工作上為了不居人後,每天超負荷工作,加班加點。人的身體長期處於這種疲勞的狀態中,是最容易情緒失控,也最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的。我媽以前就是。她是單位領導,工作中很多競爭和挑戰,都讓她長期保持一種精神上的緊迫感,壓力和焦慮與日俱增。小時候,最記得的一個場景是,一到週末,我媽洗完一桶衣服,要上頂樓曬。

突然就會對正在寫作業的我或正在看報紙的我爸大發雷霆,她嫌我作業寫得太慢、學習上沒長進,數落我爸懶、沒出息……於是,這種咆哮很快就會激怒我爸,兩人不到十分鐘就會幹起嘴仗來。那時,每次被我媽呵斥,我心裡都委屈,我沒招她惹她,憑什麼受她一頓罵……很多年過去,直到今天,我才弄懂我媽這種無理取鬧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因為她連續上了幾天的班,又在家洗了一早上的衣服,已經很累,她需要人幫忙。要是這時她把要求說出來,我和我爸幫她分擔一點活,那時候的她其實是不至於這麼暴怒的。

多少年來,我一直在我媽這種易怒的情緒下長大,成了一個怕她的人。而我媽也從沒意識到,她這種情緒其實是源於她身心負荷不了那麼多的工作和家務,並非是我或是我爸激怒了她。的確,人的身體狀態會極大影響人的情緒。有沒有發現,當你沒睡夠,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 會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當媽。即使最善良的人,在身體疲憊不堪、神精衰弱時,都會變得不通情理、脾氣暴躁。所以,工作之餘,花些時間休息。可以更好的應付養娃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還會使大腦充滿創意,為孩子帶來更多的驚奇。

提高情緒轉移能力。

做房產仲介的朋友說,一個房子要是客廳和生活區能隔開,最好賣。為什麼?因為,生活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對人的情緒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媽媽之所以情緒上出現障礙,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們常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或把家裡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這樣就起不到心情轉換的作用,導致情緒上的失調。不久前,看到報紙上一則報導:

一位在事業上不順的公司女老闆,回家對老公大發雷霆,兩人爭吵中,卻沒發現自己的女兒不知什麼時候打開玻璃門到了陽臺,踩上板凳翻身掉了下去。試想,如果她能保持情緒上的轉移能力呢?顯然,不會將這種情緒帶回家,不會跟老公吵架,自然也能倖免女兒墜樓的慘劇。李湘早年說自己是個情緒不穩定的人,因為情緒失控好多次而導致節目錄製中斷。但作為妻子和媽媽,她的成熟在於慢慢意識到,不能把這種在工作累積的不良情緒帶回家。訣竅就是,每次回家進門前留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

喝著咖啡,她會心無雜念地思考和分析自己遇到的不愉快,釋放那些埋藏在心的不良情緒。很多朋友工作後,說不想跟父母住一起,甚至回趟家都不太願意,並非因為嫌棄父母,而是因為一輩子都在父母的一副不通情理、脾氣暴躁的樣子下生活,很難受。是啊,想想自己最想接近些怎樣的人?當然是那些發光的人,因為他們身上有溫暖,會讓人忘記寒冷。而當你把在工作上積攢的焦慮、不滿帶回家,扯著嗓門忽然就對孩子嚷、叫、訓斥,除了讓孩子更怕你,還會影響家庭的和睦,降低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

降低對孩子的原則線。

怎麼處理生活裡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我發現,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也易使人產生情緒的波動。舉個例子,剛結婚,如果你對未來的預期處於「全天候幸福」的要求裡,那麼稍一發生差池,你的情緒就會大受波動,兩人婚姻也易變得不幸;而如果你能正確預期在將來遇到什麼,即便接下來的生活和你最初想的有差別,你仍會感到幸福。

換句話說,如果你對生活預期的底線不那麼高,你婚姻生活所收穫幸福的機率就會高很多。這跟我們對待孩子的道理一樣。我發現身邊很多情緒易激動的家長,都習慣用Boss思維來對待孩子,他們覺得我是你當之無愧的[大.B]oss,生你,給你錢,供你吃喝,所以你得聽我的,得按我的期望把事辦成……這種要求下,一旦孩子不能達到預期的要求,Boss就容易壓制不住火山的噴發。於丹最近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分享教育心得: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家長真正缺的不是方法,是教育狀態。這種教育狀態說的就是家長的情緒氣質。

其實,也正是家長的情緒氣質,決定了孩子最終的學習差異。教育家李鎮西說:現在的孩子學習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心力的不足——對學習熱情不足、意志不夠。如何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與意志?要一定的溫度。如果一個家長的情緒是暴躁的,給不了孩子這種溫暖,而他們培養出的孩子多半也帶有這種情緒氣質。都說孩子要富養,其實最該富養的,是父母的心,然後才是孩子的心。當孩子的心被父母的心溫暖了、感化了,有了學習的熱情和意志,美好的前途也將隨之敞開。所以,為了孩子,請記住。

作為父母,修煉自己情緒上的平和與穩定,就是在為孩子的未來搭建一個美好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