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越早說話越聰明?家長記住這7點,讓寶寶說話又早又清晰!

@ 2018-01-11

看到別人家寶寶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家長就會想自家孩子什麼時候也能清晰地說話呢?其實媽媽不用著急,記住這7點,讓寶寶說話又早又清晰!

你知道嗎?世界各地的很多文化中,父母與自己的嬰兒說話時都會提高聲調,語氣誇張。想一下,周圍你見過的哄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是不是這樣子。

這是因為父母們發現,當他們以這種方式與嬰兒說話時,似乎更能引起嬰兒的注意。這似乎是一個良性迴圈:父母們誇張的語調越是能引起嬰兒注意。

他們就越傾向於以這一方式與嬰兒說話。當你拖長聲音對嬰兒說 「啊~看寶寶可愛的~小臉蛋兒~」時,嬰兒會積極回應你的聲音,他似乎想說:「我還要聽!」。

在同嬰兒說話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放緩音調,把母音拖得很長,好讓嬰兒能更清晰地明白你的意思。當你與嬰兒近距離面對面地說話時。

你尤其會以這種方式同他說話,為的是讓他能看到你的嘴型。神奇的是,這種說話方式與嬰兒大腦處理語音的模式完全相符。更為神奇的是,根本不用誰教。

你自己就會這麼說!你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你愛他,並希望與他交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根據孩子的興趣水準而相應地加快語速或使用正常語速。

「父母腔」與嬰兒腔不同。嬰兒腔包含無意義的字詞或音節,如da-da或na-na-na-na。當嬰兒剛開始牙牙學語時,發這類音是正常現象。

當孩子開始偶然地發出一個音,後來卻有意識地嘗試發這個音時,父母應通過模仿孩子的發音來教他。這一點很重要。這類互動是與嬰兒進行語言交流的開始。

嬰兒首先發出一個音,之後你給他回應,然後他又回應你的回應……在嬰兒還很小的時候,他就會意識到,每當他發出一個聲音時,你就會重複他的聲音。語言能力就是這樣開始的!

 

嬰兒剛出生時,對距離自己20~30釐米的物體看得最清晰。當嬰兒從母親的[乳.房]或奶瓶中吸奶時,這恰好是他的眼睛到母親的臉龐的距離。

從出生開始,嬰兒對母親的面部就充滿興趣。1~3個月的嬰兒已經知道對別人表情的變化做出反應。研究表明,嬰兒盯著他人面部的時間超過其他一切物體。

當你語速很慢地對嬰兒說話時,通過觀察你的面部表情和研究你牙齒、舌頭和嘴唇的動作,嬰兒也會學著做出同樣的動作。

這種模仿對他們協調相應的肌肉群,把咿咿呀呀的聲調變為清晰的語音有重要意義。你是孩子的範例,是孩子模仿語言的關鍵來源。

孩子之所以需要足夠貼近自己的「榜樣」,也正是這個原因。正如前面提到過的那樣,嬰兒和低齡幼兒甚至會把手指放到你的嘴裡,以感受你是如何發音的。

別忘了,幼兒依靠綜合運用自己的感官來體驗世界,為了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幼兒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需要共同發揮作用。

 

我應該做什麼?

現在你已懂得了與嬰兒進行早期交流的重要性,那麼你也應懂得,你在育兒上最大的優勢就是你的自然天賦。乾貨來了,請準備好紙和筆。

1、 與嬰兒交流時使用「父母腔」,語氣誇張一些,觀察一下你採用這種說話方式時,嬰兒的注意力有何變化。

2、 當你改變自己的語速時,觀察嬰兒的注意力有何變化。

3、 當嬰兒牙牙學語時,你也同樣咿咿呀呀地回應他。努力擴大這種交流模式,鼓勵孩子多說。

4、 當你與孩子近距離交流時,試著教他一些新的發音,看看孩子是否會聆聽並模仿這些發音。

5、 在同孩子說話時發音要清晰。確保孩子能觀察到你的嘴唇。不僅如此,在發某些音時,還應讓他看到你的牙齒和舌頭。嬰幼兒需要親眼看到聲音究竟是如何發出來的。

6、 當孩子患病或有耳部感染的症狀時,請把這一資訊告訴其他所有看護者。留意孩子在學說話過程中的異常表現。看護者應密切觀察孩子語言能力的進展,記錄出現的問題,在出現問題時坦誠地與父母交流。

7、 有些孩子即便沒有生病,在學習說話時,進度也會忽然變慢。每個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孩子,在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別因孩子正常的變化而過於緊張,但要保持警覺,如果問題一直持續,請諮詢醫生。

與孩子說話時發音要清晰,孩子會聽才會說,這樣才能幫助寶寶更快更清晰的開發說話的「本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