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三代擠在10坪空間內,僅13步就走到底的老房經過設計師的爆改…舒適到不行!

@ 2018-01-10

這是《夢想改造家》第四季的一期內容,位於上海浦東的一座80年代老公房的頂層,普通層高,使用面積10坪多,從南到北僅13步長,祖孫三代五口人住。

 

房屋現狀

戶型是比較奇葩的L型,但房子雖小,五臟俱全。

不僅有各個功能區間,而且還有六個窗戶,是全明的戶型。

 

 

 

問題一:空間狹窄

從窗口到大門走路只要13步,大門還要和鄰居家共用,走道兩邊分別是鄰居的入戶門和廚房,所以進門要開兩道門,特別窄。

 

 

 

洗手間面積超級小,轉身都困難,連寶寶的洗澡盆都放不下。

 

 

馬桶距牆面大概只有20公分左右,大長腿的人坐在馬桶上膝蓋都能碰到牆壁。

 

因為三個人睡一張床,他們睡覺也是麻煩三重奏,睡前的序曲,是搬凳子、鋪墊子、把床擴大。

起床的尾聲是收凳子、收墊子、把房間恢復原樣。

 

 

 

 

廚房看上去櫥櫃數量多,但實則收納空間小。

且對於北方人來說,麵食是一大愛好,但如此狹小的操作檯面根本沒有辦法讓爺爺一展身手。

 

問題二:潮濕漏水

爺爺奶奶的臥室「夏季悶熱,冬季潮冷」。

因年久失修,屋內的防潮措施已經失效,家居經常會發黴,床單甚至都能擠出水來,奶奶還時常會因此過敏。

 

 

 

改造後

開闊型玄關

一進門,設計師利用透視的原理,並在入口處的牆上安裝了鏡子,擴大了空間面積,壁龕「穿鞋椅」輕巧實用。

 

內外式廚房

將原本的廚房設計成內廚房和外廚房兩種結構,中間有暗藏的玻璃門可以將兩種空間完美隔絕開。

 

 

 

U型的內廚房,2公尺長的操作臺與多功能水槽極大提升了廚房內空間的使用效率。

櫥櫃壁掛架擱板一應俱全,收納沒在怕的。

 

外廚房是爺爺施展身手的空間,檯面最多可延至170公分長,可以用來專門製作麵食,必要的時候還能當臨時餐桌用。

多功能客廳

 

 

改造後的客廳,可以從客廳的裡面直接望到老人房與廚房的邊界,空間效果的提升非常明顯。

 

茶幾也是可隨時變身的,可以變成八人桌,家裡來了客人也不怕沒地方吃飯了。

 

客廳的上面設計了一個視窗,這樣能讓陽光直接照到客廳。

同時還在視窗和客廳之間做了一個夾層,專供孩子娛樂。

樓梯是可滑動的,不用時收到一邊就行。

 

 

 

夾層內部,中間採用了玻璃視覺化,當然牢固性經過嚴密地試驗,絕對安全可靠。

 

洗手間就在客廳的旁邊,採用了折疊門,這都是為了節約空間所想出的方法。

 

 

 

多功能+超強收納臥室

實際上,主臥和客廳是打通的,中間用移動門隔開,這樣在視覺上顯得更開闊。

-

 

在移動門與榻榻米之間的空間,設計了書架與辦公桌。

這床可來頭不小了,床下多重格子分門別類進行了收納,爸爸的健身器材,媽媽的繪畫愛好,寶寶的兒童床。

這裡還有個小驚喜,專門為寶寶設置了一個球球遊玩區。

 

爺爺奶奶的空間不大,僅有1.6坪,但利用寬闊的窗檯空間,將臥室、琴房、茶室、梳妝等4大功能集合在一起,提升空間利用率。

能把10坪的超小戶型設計成這樣,設計師也是開掛了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