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就是停止自己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從而達到忘我的境界。它本是一種修行,卻成了現代許多人放鬆、減壓的方式。平時,我們總是被各類郵件、信息、電話、約會……打擾,就算是一個人待著,頭腦也很難達到完全放鬆的狀態。不如就像下面這些忙到爆炸的CEO那樣,抽出幾十分鐘,開始靜坐、冥想,給自己頭腦一個冷靜的機會。
禪修、冥想繼瑜伽之後,正在成為新興的億萬美元的產業,大公司CEO和高管們都對此趨之若鶩,比起其他放鬆休閒方式(桌球、按摩什麼的),顯然,冥想可以為商業領袖們帶來獨到的收益。
變革領導力研究所的CEO約翰·博林為企業CEO和團隊打造正念禪修培訓。他說,「冥想在提升領導力、達成企業目標方面的作用與日俱增,我們的(選擇冥想培訓)大多數客戶並非出於新奇,而是想確實的從中受益,他們用之改善人才流失率、新秀培養和創新」。舉例說,博林先生的客戶之一,將冥想納入了公司的高潛能人才培養計劃,用以打造既敏銳又腦筋靈活的後備領導力量。
冥想能改善人們的專注力和情商
這也在我所採訪過的、數位參與過冥想的高管們的觀察和體驗中一再證實。
禪修·復原力
奧洛克·瓦薩元素松露創始人,還在高盛擔任交易員時就開始練習冥想,他說冥想幫助他即使在危機壓迫之下,也能控制好恐懼和憂慮。「在市場暴跌的那一瞬間,交易平台上恐慌情緒蔓延開來,多虧了我的冥想練習,我還能保持住冷靜並找出減少損失的方案。」
詹森·唐是時尚界新銳 VASTRM 的創始人兼CEO,在「911事件」之後將冥想首次引入公司。他說:「911發生之後,我們公司員工明顯感到脆弱迷茫,我於是決定找一家冥想培訓機構,帶領大家做20分鐘的靜坐。當時,會議室一下就坐滿了,大家都覺得需要一種平靜祥和的釋放方式。當靜坐結束後,從未冥想過的人們都感到被平靜而充實。這讓大家在工作中更投入,在生活中更踏實。」
禪修·情商
情商是一種識別他人情緒、了解自身情緒和管理情緒的能力。大腦圖像學發現,冥想能夠幫助強化駕馭情緒的能力。
多次成功創業的企業家 Archana Patchirajan 分享早年的領導經驗,她總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路子和時間進展。「我不想了解我的團隊做得怎麼樣,他們只要達不到我的預期,我就很生氣。」儘管這種憤怒對心血管健康極為不利,領導者必須學會自控,並要學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多虧冥想幫助我增進了耐性」,Archana 說,「這讓我改進了與團隊成員的關係,也帶來了內心的平靜。
Dr. James Doty 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外科醫生,非常推崇冥想對情商的培養作用。他的一名同事,開發出了一種先進的醫療設備,卻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困難重重。 Doty 作為早期的發明人出任了CEO,參與一次重要會議,接待一名至關重要、但是看起來怒氣沖沖、蠻不講理的投資人。Doty 試著用正念練習學到的同理心來應對他,「我停頓下來,放緩呼吸,這能有助於我更好地理解和傾聽,不僅僅是了解他的處境,更要領悟他的預期和需求,並用理性予以回應,結果就是,他不僅反過來支持了我們,還成為我們的盟友,公司最終以市值13億美元成功的上市。」
冥想·創造力
有關創造力的研究顯示,當人們越能夠放鬆地沉思,越容易發展出深層次的突破性思維。這被稱為「尤里卡時刻」(eureka moments)。冥想禪思可以鼓勵發散性思維(例如:大量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是創造力的核心要素。
矽谷出身的投資人、慈善家查理·克萊斯奈(Charly Kleissner)與太太 Lisa 一起創辦的一個叫 Toniic 的社會投資家網絡,他稱冥想帶給他的投資新創意是不可替代的,屢屢帶給他靈光一現的時刻。
冥想·人際關係
壓力山大之時,人們總是自顧不暇,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同理心、負能量,而出色的領導者卻在此時脫穎而出。
Chirag Patel 是仿製藥製造公司CEO,並榮獲2011年度安永企業家。他說:「商場維繫客戶關係,需要如同對待家人一般,絕不僅僅是做生意那麼簡單。」對同事和下屬也是如此。他相信冥想幫助他與這些人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冥想·專注力
研究顯示,我們的思緒至少有一半的時間試圖走神。加上工作干擾、短袖、網聊、電話和電子郵件,員工難以專注絲毫也不奇怪。但研究也發現,冥想訓練有效地遏制這種分神,強化專注力並提升工作記憶。
庫珀投資的創始人 Peter Cooper 認為,禪的練習幫助他做出成功投資決策:「作為投資者,需要從海量的數據中提煉出極少相關成果。冥想帶來的思考幫助我屏蔽掉了那些華而不實的信息,鎖定真正能夠帶來長期投資價值的有效信息上。」
重要的是
冥想不是「額外多做的一件事」。就好比你認為盤子裡的食物足夠了,就不需要再添加。赫芬頓女士(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兼CEO)與我分享的一席話引人深思:
「我十幾歲時就知道了冥想的好處,然而找時間修習卻頗有挑戰性,我似乎總背負這種(刻意地)去『修』的心理,可我總沒有時間顧及這額外的負擔。 辛運的是,一位朋友對我說,不是我們去修禪,而是禪來修我們。我豁然開朗,原來冥想唯一要做的就是『本來無一事』。」
無論依據研究或是經驗均表明,「本來無一事」可以獲得真實的結果。
您一次小小的轉發,就足以點燃許多人的內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