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時,頭骨還是軟的,沒有完全骨化,各個骨片之間仍有成長空隙,所以可塑性很強。這些睡姿比較容易影響孩子頭面部發育,媽媽要多加留意了。
最近後臺經常有媽媽這樣留言:小寶寶的頭型有點偏,兩側臉頰也是大小不對稱,難道是睡姿引起的嗎?到底該怎麼讓孩子睡覺呢?
我們知道1-3個月的寶寶頭顱骨比較軟, 如果不注意睡姿,很容易影響頭面部發育,比如尖頭、後腦勺高度隆起、扁斜頭、大小臉。雖然通常10-12個月寶寶的頭型才完全固定,但是如果超過4個月,單靠調整睡姿定型枕是很難矯正頭顱畸形的。
看來我們的媽媽們從小就不想讓孩子在容貌上輸在起跑線上,那麼幾個月的小寶寶到底該怎麼睡呢?睡不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4個月以內寶寶通過調整睡姿,可以使顱骨比較突出的部位較多地受壓,比如頭顱畸形屬於舟狀頭的話就要讓寶寶多仰臥,如果屬於扁斜頭,就要讓寶寶多側臥。如果孩子的顴骨比較高,那就讓孩子左右側睡,否則顴骨會更高,臉型會比較長。
一、長期朝著一側睡覺
小寶寶和大人一樣,也是有睡姿習慣的,所以媽媽們會發現明明剛把孩子的頭擺正,沒過幾分鐘就變回原樣。雖然我們也追求怎麼舒服怎麼來,但是如果小寶寶長期朝著一側睡覺,那麼很容易造成臉部兩側發育不對稱,也就是大小臉,當然也會影響頭型,很可能會睡出歪扁頭。此外也會影響一側耳部輪廓發育,出現招風耳、甚至斜眼。
二、長時間平躺
小寶寶平躺著睡覺可以睡出有些家長喜歡的扁平頭,但是很容易出現呼吸不順暢、吐奶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孩子將嘔吐出來的東西吸入肺部,從而引發吸入性肺炎。此外孩子長時間仰躺著看屋頂,很可能會出現鬥雞眼。
三、枕著大人的胳膊睡
有些小寶寶特別喜歡枕著大人的胳膊睡覺,這樣雖然會讓孩子睡得踏實,但是會影響頭部顱骨的發育,造成額凸枕凸。
從而形成「棒槌」式頭顱,這個就真的難看了,而且由於成人的胳膊較高,對孩子的脊椎發育也是不利的。
四、奶睡或者安撫奶嘴
有些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要吸著媽媽的乳.頭才能睡著,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時間長了,特別是出牙期,可能會影響牙齒發育,導致下頜骨發育異常,出現「地包天」或「小下巴」。所以孩子的睡姿可是關乎以後的顏值和氣質,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
一般來講,右側睡對於寶寶來說是最佳的。這種睡姿可以防止吐奶發生,限制下頜骨過度發育,防止出現大腮幫子臉。但總是側睡上文已經說了也不好,所以媽媽要注意間隔3-4個小時調整一下孩子的睡眠姿勢。
交替睡,最理想
怎麼睡才能讓寶寶的頭形長得好?其實,寶寶交替著睡才是最理想的。寶寶的顱骨較軟,如果長期採用同一種睡姿,會影響他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仰臥、側 臥交替,在家人嚴密看護的情況下,可讓寶寶短時俯臥,這樣既能讓寶寶安全、健康地生長,也能幫他睡出漂亮的頭形和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