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寶寶哄睡著時,可能是很多新手父母最輕鬆的時刻了。但是哄寶寶睡覺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這些哄寶寶睡覺常犯的12種錯誤,爸媽們你犯了嗎?
新生寶寶一般一天要睡十幾個小時,他們通常是在睡眠中長身體的,所以說寶寶的睡眠品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但新手爸媽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一般會用錯方法,久而久之會導致給寶寶養成不好的睡眠習慣。
一、不該讓寶寶含著乳.頭或者奶嘴入睡
有的寶寶睡覺時嘴裡一定要含著媽媽的乳.頭或奶嘴才能入睡。這種不良的進食習慣,很容易使孩子的胃腸功能紊亂。
其次,這樣也很容易導致寶寶呼吸不暢,從而睡眠品質下降,甚至可能引發窒息。
此外,這種不良的睡眠習慣還可能影響孩子牙床的正常發育以及口腔的清潔衛生。
二、被子不該蓋得太厚
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不夠暖和,特意的為孩子蓋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過重,於是就可能引起寶寶呼吸不暢。
而且如果讓孩子從小就在過分溫暖的環境下入睡還可能會降低寶寶對寒冷的抵抗力,從而造成孩子長大後「弱不禁風」。
三、寶寶睡覺的環境不應該過分安靜
孩子一般在3-4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自覺地培養「抗幹擾」的調節能力了。其實,嬰兒一般可以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在房間裡特意踮腳走動,不用因為弄出一點點聲響就變得神經緊張。
四、不該在哼唱聲中才能入睡
對於寶寶來說,媽媽的睡前搖籃曲,簡直就是天籟。
但讓孩子習慣於只有聽到哼唱聲才能安然入夢這個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須從小就培養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五、不該經常更換照看人
有的家庭會因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換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殊不知,對於不足半歲的孩子來說。
他們往往會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視作是「最親的親人」,所以他們會在心理上很難對頻繁的轉換迅速作出調整。說實在的,寶寶實在受不了這種「變臉」啊。
六、不該睡得太晚
晚睡絕對是寶寶的大敵。占相當比例的嬰幼兒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晚睡導致的。
據孩子的父母親鍾情於「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應的縮短了晚間的睡眠時間,因此種種「行為性失眠」便由此發生。
寶寶們的晚睡具體表現為:晚上到了睡覺時間仍不願意上床,入睡時間往後拖延,或者長時間難以入睡等等。
而且在行為問題上,夜間晚睡的孩子容易好鬥,同時還可能伴有多動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症狀。
七、白天不應該讓孩子睡得過久
白天睡得過久的孩子晚上大多都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弄得家長夜不成眠。
研究證實,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生長發育會比較緩慢,而且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都會相對較差。
此外,缺乏夜間睡眠還會擾亂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易發胖。
八、不該在睡前對孩子過分「在旁關照」
在讓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儀式」 之後,家長可在孩子仍然醒著的時候就離開。
否則孩子就會習慣於將自己的入睡與家長的「在旁關照」緊緊聯繫在一起。
九、不該讓孩子依賴「搖睡」
很多媽媽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將孩子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個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媽媽就搖得越起勁。
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孩子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過分猛烈的搖晃動作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受到震動。
輕者會影響孩子腦部的生長,重則會使得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大腦與較硬的顱骨相撞,最終造成顱內出血。
十、不該亮著燈讓寶寶入睡
有的家長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歡讓臥室整夜燈火通明。如果寶寶夜間睡眠的環境如同白晝,那麼孩子的生物鐘就會被打亂。
不但睡眠時間縮短了,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有可能受到幹擾,最後會導致孩子個子長不高,甚至會低於正常體重。
十一、不該摟著孩子睡
有些媽媽總是喜歡緊緊的摟著孩子睡覺。這麼一來,被摟著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這樣對孩子的生長和健康是很不利的,同時還可能會傳染到媽媽的疾患。
此外,摟著孩子睡覺還會使寶寶自由活動的空間受到限制,甚至難以伸展四肢,時間一長會使孩子的血液迴圈和生長發育都受到負面影響。
十二、不該讓孩子俯睡
一些年輕的媽媽喜歡讓孩子俯睡,還誤認為這種睡姿可以讓孩子睡得更加安穩,這樣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會少了哭鬧。
但實際上這種睡姿是最不安全的,因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容易受到阻塞,甚至會導致猝死。
同時這種睡姿還有可能使得孩子的腸胃等消化器官因受到體重的壓迫而引發消化不良。
關於育兒知識,你們還想瞭解什麼呢?關注欣媽,多多參與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