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創意親子手工 2017-12-10 14:46:42
如果說有兩種力量對孩子心靈有著永恆的衝擊,
一種是愛,另一種是死亡。
如何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死亡」?
如何讓孩子明白語言層面難以傳遞的信息?
如何用愛的力量來疏導死亡對孩子的衝擊?
正確的讓孩子了解死亡,不但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可以讓孩子更加熱愛生命。
死亡是每個人在成長中必將面對的話題。避而不談只會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當的想像,甚至是對死亡的極度恐懼;過度修飾可能美化了死亡,讓孩子以為死後的世界很美好。所以,和孩子討論死亡是必要的,當孩子正確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愛惜生命。
既然不迴避,那家長又該怎樣和孩子談論死亡?匈牙利心理學家納吉等將兒童對死亡概念的年齡模式分為2個階段,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有差異地與孩子談論死亡。
此年齡段的孩子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常會產生分離焦慮,不了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們認為死亡是短暫的或可以復活的,甚至認為自己更乖一點,死去的家人就會回來,以為死者僅僅是離開了「這個」地方,但仍會在「其它」地方活著 。
家長不應主動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個時候與孩子談起死亡,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多的關注點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建立其安全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維局限於他能看得到和觸摸得到的東西,離開了這個範圍,他就不會再關注了。因此,如果孩子問起「xxx為什麼不見了」,家長可以打比方說,「xxx像汽車一樣開走了,不再回到家裡來了」,之後只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和包包可愛骷髏創意手工
利用手工,告訴包包骷髏的定義
此年齡段的孩子已經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終點,能夠接受死亡現象,但仍不明白死亡是普遍性的生理現象,會用擬人方式來看待死亡,比如他們會認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並相信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如果孩子問及相關問題,家長應該坦然回答,讓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是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就自然而然會經歷的。如果家長對這個話題非常敏感、忌諱或禁止談論時,就有可能把死亡這個概念和可怕的東西聯繫起來,進而產生恐懼。
關於死亡與生命的繪本
那如何讓幼小的孩子了解死亡?
我們可以藉助繪本的獨特力量
媽媽們一定很好奇,有這種繪本嗎?很肯定的告訴媽媽們,有,而且不止一本。別再為解釋「死亡」這件事絞盡腦汁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推薦吧!
1.《湯姆的外公去世了》
湯姆知道因為外公去世了,所以和父母一起去看外婆,在外公的墓前種了一株玫瑰,以紀念外公。開始,他不理解什麼是「去世」,「去世」意味著什麼呢?對孩子來說,了解和接受這一點,似乎太難了。從湯姆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2.《小傷疤》
作者:夏洛特·蒙德利克
豆瓣評分:9.3
「小男孩的母親因病去世,似懂非懂的他想盡一切辦法留住媽媽的味道、媽媽的聲音。
當他發現,受傷可以聽見母親的召喚時,他一次又一次扣開那慢慢癒合的傷疤,拒絕一切幫助。
姥姥的到來,會帶來不一樣的改變麼?」
一本極其有力量的繪本,一本從孩子的視角和感受出發的繪本,它讓孩子明白——生命有缺口,愛卻無畏懼;傷口總是會癒合,終如那消失不見的小傷疤。
3.《爺爺變成了幽靈》
作者 金·弗珀茲·艾克松
豆瓣評分:9.3
「面對爺爺的去世,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回歸變成了泥土,善意的謊言說服不了倔強的小男孩。
強烈的思念,讓小男孩在現實與虛幻中遊走,夢中,變成幽靈的爺爺,回到了小男孩身邊,讓他有機會和爺爺一起,去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讓他有機會和爺爺做一次正式的告別。
經歷這些以後,小男孩會有怎樣的蛻變?」
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可能,有時善意的謊言,不如正確的情感宣洩,您認為呢?
4.《我等待……》
作者:大衛德·卡利 塞吉·布羅什
豆瓣評分:9.0(441人評價)
「一本繪本詮釋了什麼事生命,並且濃縮了一個人完整的生命旅程。
24種等待,24種心情,24個人生階段,仿如連拍的照片,讓孩子明白生命無常,大愛無邊,等待無言。」
簡潔的畫面中,有著豐富的人生內涵。生命周而復始,只有愛在一直流淌。最適合和孩子一起共讀的繪本之一。
5.《一片葉子落下來》
作者:利奧·巴斯卡利亞
豆瓣評分:8.5(785人評價)
「我是誰?我如何而來?而我又要到那裡去?讓一片葉子告訴你,它走過春夏秋冬,經歷生死。它學會珍惜生命,學會感恩。」
「我是誰?我如何而來?而我又要到那裡去?讓一片葉子告訴你,它走過春夏秋冬,經歷生死。它學會珍惜生命,學會感恩。」
6.《當鴨子遇見死神》
(德)沃爾夫·埃布魯赫著繪
陳科慧譯,新蕾出版社
在幽默詼諧的文字和美麗簡潔的圖畫中,探討了一個嚴肅而深刻的話題。如何學會接納和勇敢面對「死亡"這個字眼,那就看看文中的鴨子是如何直面死神的吧!作者並沒有告訴我們死亡的感受以及死後是什麼樣子,而是我們留了更多的空間去思考。就像那隻鴨子,當它放下恐懼從容面對後,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封底上,一隻狐狸在死神的腳邊追逐著一隻兔子。一個新的故事開始了,也許這就是生活吧!
7.《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日)佐野洋子 著
唐亞明譯,接力出版社
有一隻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在它死的時候哭過,可是它連一次也沒哭過。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愛上了一隻美麗的白貓,它才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沒有感情地活100萬年,不如心中有愛地活一次。有愛的人生即使短暫,也是完滿和幸福的。
溫暖而簡潔語言,家長難以解釋清楚的生死問題,只用寥寥數語即可闡明。這就是繪本的力量。
Yoyo分享給大家一個《尋夢環遊記》版的骷髏簡筆畫教程
到看到最後了,請順手給我一個贊吧,並分享文章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