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又患癌 男子跳樓自殺亡
(檳城6日訊)58歲華裔中風男子疑不堪罹患癌症的打擊,今早趁家屬不留意時獨自出門,接著從組屋五樓躍下,
當場死亡!
死者李木炎(單身)是名榴槤販商,生前與弟弟家人同住。
家屬收拾死者衣物時,意外發現死者罹患癌症的醫生診斷信函,因此相信死者不堪中風和癌症雙重打擊,
踏上不歸路。
上述事件於今早約9時,在大英義學園某座五層樓組屋發生。
中風(英語:stroke),又稱作腦血管事件(英語:cerebrovascular event,簡稱CVE)、腦血管意外
(英語: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9])、腦血管病變(英語:cerebrovascular incident,CVI)、
或腦病突發(英語:brain attack[10]),是指腦部缺血造成的腦細胞死亡。 [4]
中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一種是由出血所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
[4] 不論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腦中風都會造成腦功能異常[4]。
常見的中風癥狀包括無法移動單側的肢體或者是一邊的身體沒有感覺、無法理解別人的話、不能說話、暈昡、
其中一邊的視野看不到等等[1][2]。
中風的癥狀通常在發生後很快就會出現,如果癥狀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有時會稱它為「暫時性腦缺血
(英語: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2]或小中風。 出血性中風的患者可能會伴隨著突發而嚴重的頭痛[2]。
中風的癥狀有可能會成為永久性的後遺症[4],中風的患者也可能會有肺炎、尿失禁等長期後遺症[2]。
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給出中風的傳統定義[11]是:「24小時以上腦神經功能缺損,或在24小時內死亡」。
中風定義中的「24小時」是用以區別暫時性腦缺血(定義為在24小時內癥狀完全消失)。中風患者如果能儘快接受治療,
可以減少留下永久損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