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才是環保殺手?英國報告指出,我們是否都被矇騙呢?

@ 2018-01-06

隨著美國特斯拉 Model 3、德國寶馬i3、日本日產聆風及國內自主研發等純電動車產品,投入全球各地市場銷售並帶起「車輛電氣化」的風潮,許多消費者往往認為電動車即代表節能與環保。但英國FinancialTimes金融時報日前引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調查,顯示就整個生命周期的CO2排放量來看,特斯拉 Model SP100D還比傳統汽油車三菱 Mirage來的多!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引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調查,顯示就整個生命周期的CO2排放量來看,特斯拉 Model SP100D還比傳統汽油車三菱 Mirage來的多!

電氣化車款聲勢高漲,淘汰燃油車已成各國節能顯學

近期各國政府皆不約而同公布淘汰傳統燃油車的時程,不僅挪威宣布2025年當地市售車要全面電動化,英國與法國預定在2040年要禁售傳統燃油車,中國政府也正擬定禁售燃油車計劃、期望在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達到700萬輛。

 

英國等國預定在2040年要禁售傳統燃油車。圖為捷豹 I-Pace。

特斯拉 Model S vs 三菱 Mirage,碳排量真的差很多?

但英國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則在2017年11月引用美國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Trancik Lab的調查報告後,撰文報道指出美國特斯拉 Model SP100D純電動車在生命周期中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26 g/km),雖然比寶馬 750i xDrive(385g/km)的少,還是比傳統燃油小車三菱 Mirage(192 g/km)來的多。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出,特斯拉 Model S P100D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26 g/km),雖然比寶馬 750ixDrive(385 g/km)的少,還是比傳統燃油小車三菱 Mirage(192 g/km)來的多。

英國金融時報此篇報道一出後,麻省理工學院的TrancikLab研究團隊則澄清研究原文是以在美國中西部的車輛使用情況做比較,美國中西部為電廠以及工業生產的重鎮,在二氧化碳的排放、車輛的使用率偏高,若以美國整體的平均使用情況來看,特斯拉Model S還是比傳統燃油車優異;另外,報道以大約等同傳統寶馬 750i大型車款級別的特斯拉 Model SP100D,直接與傳統燃油小車三菱 Mirage做比較,或許也有失公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認為金融時報的報道只截取部分的數據,以大約等同傳統寶馬 750i大型車款級別的特斯拉 Model SP100D,直接與傳統燃油小車三菱 Mirage做比較,或許也有失公允。圖為三菱 Mirage。

不過金融時報這篇報道確實也引出了一個問題,過去我們只看到純電動車使用當下的「零排放」,但事實上目前純電動車若納入電廠發電、甚至是整體在製造電動車電池時的碳排放等等數據,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真正的「零排放」願景,在使用、製造等過程中依然會造成「碳足跡」。

考量到電動車整體生命周期成本,並不一定環保?

日本經濟新聞網日前也引用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御園生誠的看法,認為使用「從油井到車輪理論(Well toWheel)」,也就是從石油生産階段開始到汽車行駛階段為止,進行的「生命周期評估(Life CycleAssessment)」,將日產聆風電動車與日產Note傳統燃油車進行比較,考量到價差、燃料成本、製造時的碳排量估算,其實純電動汽車的排放量未必少於汽油車。 

日本學者御園生誠認為,將日產聆風電動車與一般燃油車的價差,以及燃料成本、製造時的碳排量估算,其實純電動汽車的排放量未必少於汽油車。

朝真正「零排放」發展,新能源車未來發展有待更多突破

所以許多人以往對純電動車絕對「節能」、「零排放」的美好想像,若考慮到一些因素後並不盡然,一些研究機構與媒體等紛紛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或許未來在純電動車、氫燃料電動車等等相關技術提昇後,可能就不會再被世人質疑是否是「真環保」,這也有賴各車廠、研發人員、以及消費者等的支持與創新,新能源車的未來才會有更多發展與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