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這樣做會傷害寶寶大腦,安全有效的哄睡孩子很重要!

@ 2018-01-05

警惕,你這樣做會傷害寶寶大腦,安全有效的哄睡孩子很重要!

 

近日媒體、很多父母都在關注這個新聞:重金聘請的「金牌月嫂」聲稱為緩解孩子打嗝,對40天的嬰兒搖身子、蹲腿、甩頭......還堅持自己的「手法」正確。也在質疑這種做法是否合理?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正確的拍嗝防止嬰幼兒吐奶?針對這一些列問題,我們也來聊下自己的觀點。

很多新手爸媽沒經驗,加上雙方老人都還沒有退休;照顧孩子、產後媽媽的任務就只能請月嫂來幫忙。但是月嫂是否真的專業有待考究?

全新LS/全新LC 接受預訂 

廣告 

 關閉 

即使從事醫護工作年輕的人,沒有生育孩子之前也是停留在醫學知識層面,而沒有實戰經驗。畢竟自己從事的科室不是婦產科,實習的時候輪轉科室通常1個月左右,理論結合臨床的時間有限。而月嫂大多是農村賦閒在家女性、下崗女性,通常已生育孩子,相對有育兒經驗,加上短暫的崗前培訓,就推薦上崗。而這些沒有醫學相關知識的月嫂,通過短暫培訓就直接進入家庭照顧孩子,不可否認有些月嫂有技巧和經驗;但是護理上缺乏專業性,也無可厚非。

人社部有針對育嬰師的資格考試,國家統一考試,每年兩次。育嬰師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育嬰員(職業資格五級)、育嬰師(職業資格四級)、高級育嬰師(職業資格三級)。通常要完成80-120學時、技能操作,參加人社部統一的考試,才能獲得相關證書。報考是有條件限制的,相關學歷、相關工作經驗要求。而所謂的金牌月嫂,只是企業、機構自行頒發的證書,不具備權威性、專業性。

看到視頻上王女士對待嬰幼兒的行為,的確欠妥。

嬰幼兒的頸部柔軟、頭部重量占身體重量的四分之一;大腦有尚未完全發育的髓脂、顱底較平坦,腦部不容易固定;加上頸部欠缺支撐力。當外力激烈搖晃,嬰兒的大腦在相對空曠的顱骨腔內不斷晃蕩,導致發育不成熟的腦組織和堅硬的顱骨相互碰撞,容易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輕微腦震盪、顱內出血。

輕者智力發育遲緩、動作發育遲緩、肢體偏癱等腦性麻痹,視力受損、癲癇等;嚴重者出現腦挫裂傷、腦水腫、腦疝,甚至死亡。

醫學上稱這種舉動「嬰兒搖晃症候群」,上面已經提到嚴重性;家長要避免這些危險誘因的出現。

1、孩子哭鬧的時候,照顧人心煩意亂、怒氣上頭失去控制,搖晃寶寶;

2、也有保姆家暴或虐待的情形;

3、也有少數父母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疏忽,比如將孩子拋到空中再接住、抱著寶寶旋轉等,孩子頸部缺乏支撐。

尤其在孩子半歲前,抱孩子的時候,照顧人要用手掌或者手臂支撐寶寶的頸部。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百天了,能豎抱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疏忽大意,仍要支撐頸部。使用背帶的家長,要選擇適合寶寶月齡並有支撐頸部功能的背帶。坐安全座椅,9個月之前,建議反坐;或照顧人抱著孩子坐後排座。

照顧孩子比讀書、工作還要累的事情,孩子哭鬧也是有原因的,飢餓、尿、拉便便、瞌睡、身體不舒服等;這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耐心和愛,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而不是情緒失控強烈搖晃孩子,造成腦部傷害。

對於3個月的寶寶,胃部呈水平狀,賁門松馳,容易溢奶、吐奶;容易嗆入氣管、從鼻腔出奶、流入耳道;所以拍嗝對沒滿百天的寶寶很重要。

1、直立式:媽媽把孩子直立抱在肩膀,用虛掌心輕輕扣寶寶背部;如果寶寶沒有打嗝,可將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繼續拍。

2、端坐式:把寶寶放在大腿上,一隻手托著寶寶的頭,另一隻手輕輕拍寶寶的上背部。

3、側趴式:媽媽雙腿合攏,讓寶寶側趴腿上,一手托著寶寶的頸胸,一手輕拍寶寶的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