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搗亂就拖走!中國終於找准航母軟肋,美直冒冷汗:到底想幹嘛?

@ 2018-01-04

在現代戰爭中,各種偵查衛星導航衛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偵查衛星具有強大的情報蒐集能力,而導航定位衛星則是為飛機、航母提供衛星導航定位服務,另外就是精確制導導彈和武器的運用也離不開衛星導航系統,美國之所以能夠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取得戰場的主動權,這些衛星功不可沒,其軍用價值更是無法忽視。

不過有矛就有盾,在幾十年以前,衛星的飛行高度高,所以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這種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鐵疙瘩也不再安全了,如今各個大國對太空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太空武器的競爭更是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美國是最早研發反衛星導彈的國家,其在2008年就成功進行了一次導彈打衛星的試驗,而中俄自然也不甘落後,紛紛在太空武器加大研究步伐。

我國對反衛星武器的研究雖然不過20年的時間,不過取得的進展已經足以讓美軍感受到了壓力,早在2007年時候,中國就在西昌發射了一枚反衛星導彈,成功摧毀一顆報廢的在軌衛星。

而近年來,中國另外一種設備也讓美國擔憂增加,那就是中國還研發的一種可以抓取太空碎片的機械臂, 2016年,中國發射了「長征7號」運載火箭,其搭載的「遨龍一號」空間飛行器就具備清理太空碎片的能力。

正是這款裝備引起了美媒的注意,有分析認為,中國雖然宣稱「遨龍一號」飛行器是為了清理太空碎片,但是其在戰時卻是一種可怕的武器,它可以對小型間諜衛星進行抓捕,然後將其推入大氣層燒毀。

而中國此次已經驗證了相關技術的可行性,如果使用多台「遨龍一號」飛行器或者塊頭更大的碎片清理器,那麼捕捉大型衛星也不再話下了,美媒甚至認為,這類太空臂存在誤抓或錯抓的可能性,這無疑會讓其它國家蒙受損失。

各種間諜衛星、導航衛星的作用不言而喻,即便像航母這樣的武器也必須依賴衛星才能行動,失去了衛星的航母戰鬥群也不再具備自由航行、起飛艦載機、發射導彈、防空作戰的能力,這也被譽為航母的最大軟肋,是七寸的關鍵。

正因為如此,美國的戰略武器專家傑佛瑞·路易士就曾經表示,「太空的開發是基於和平的目的,所以希望中國能夠公布更多關於太空實驗的相關細節,來消除美國對中國太空武器化的疑慮。「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