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圖片來源:中央社
更多
蔡英文總統去年底與記者茶敘時,誇誇其談國內各項改革與民調、新南向政策、國防自主及兩岸關係,乍聽之下,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雄心壯志,但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可看出她的年終記者茶會只是不折不扣的「跨年謊言」。真不知道台灣的領導人為什麼這麼好當,滿口荒唐言,竟然「居之不疑」,臉不紅氣不喘?
在 12月 29日 下午在桃園龍潭中科院與 與媒體年終茶敘談話中,蔡英文 表示 ,她早知道推動改革,民意一定會反彈。問題是,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推動的改革真的是「民之所欲」的改革嗎?眾所周知,「去中國化」、「去蔣化」、「去中華民國化」、「促轉條例」固然是符合民進黨利益的「改革」。問題是,如果說「同婚立法」、「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法」、「前瞻計畫」、「引進核災食品」及「無核家園」,也是她要推動的「改革」,為什麼那麼多民進黨主政的縣市人民也走上街頭,要求政府猛睬剎車或從善如流呢?
政府領導人固然不應被民意牽著走,但也不能對民意趨勢置之不理,否則就是「執政者的傲慢」。領導人心目中認為應該推動的改革,未必就是大多數民眾認為值得推動的改革。畢竟,領導者要考量的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理想再好也必須讓民眾瞭解,不能任性,更不能一意孤行。
蔡英文說,她的政府所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目前已與東南亞國家產生良好互動,並讓「新南向政策」的對象國有感。難道蔡政府向對象國人民發放「旅遊補助金」、「優待卷」,鼓勵他們來台觀光,或是對他們開放「免簽證」,引進一些「性工作者」,就是「互動良好」與「有感」?在漫無目標與沒有計劃的情形下,政府發放「旅遊補助金」、「優待卷」、開放「免簽證」,充其量只是飲鴆止渴,終非長久之計。
更重要的是,「新南向政策」絕非只是我國與對象國之間的浮面或表像交流而已,如果終蔡英文第一任,台灣無法與任何一個對象國簽訂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協議,則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恐怕很難不步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南向政策」淪於失敗的後塵。至於蔡英文說「新南向政策」會成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那就更是胡言亂語了。
尤其可笑的事,總統府不久前才宣稱,設在總統府內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因階段性任務完成而予以「解編」,旋不久又宣布因任務需要決定在國安會下設立「新南向政策中心」,有如繞口令一般,真不知那些國安會團隊成天沒事幹,在玩什麼把戲?
由此觀之,「新南向政策」似乎只是蔡英文給國安會的一個玩具罷了,一群不懂得思考的業餘團隊成員編出一套只要「新南向政策」堅持百忍、未來一定會終底於成的「鬼話」,而蔡英文顯然也不怎麼動腦,居然就相信了這番鬼都不信的「謊言」,反正台灣民眾也很好騙,「新南向政策」就成為蔡政府上臺後三不五時就拋出來哄騙國人的一個大謊言。
在年終與記者的茶會上,由於「慶富聯雷艦案」不斷出包,加上「潛艦國造」遙遙無期,「國艦國造」實在開不出口,只有搬出國產「無人機」量產與「高教機」將於近期試飛,表示「國防自主」並非空話。
問題是,「國防自主」也許並非完全空話,但卻是不少笑話堆砌出來的「謊言」。台灣連汽車引擎都不會自製,卻奢言製造高教機引擎和潛艦的柴油引擎,豈不為識者所笑?這就好像只會放沖天炮的小孩,卻要試飛登月火箭一樣可笑。如果「國機國造」真有能量,就應發展航程更遠、性能更好的第四代半或第五代的戰鬥機,而不是走回頭路去生產「經國號」縮小版的高教機,難怪美國不以為然。同樣地,如果「潛艦國造」真有本事,就至少應該模仿荷蘭售我潛艦,好歹先造出一、兩艘,讓全世界瞧一瞧我國生產潛艦的能量。現在日本一日不敢出售我國潛艦技術,我國的「潛艦國造」就掛在雲端不上不下。雖說「國防自主」是我國尋求軍事發展的一個長期目標,但是這樣一個嚴肅的課題在蔡英文領導之下卻充滿了笑話與謊言。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來源:tw.news.yahoo.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